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5:15:38作者:百科知识库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英文名:Budgerigar)是鹦鹉科虎皮鹦鹉属的鸟类。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至次年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野生种群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虎皮鹦鹉
拉丁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
英文俗名:Budgerigar
命名作者:Shaw, 1805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虎皮鹦鹉属(Melopsittacus)
繁殖区:澳洲界 : Austral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鸟友最喜欢的鸟种之一。
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毛色和条纹犹如虎皮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虎皮鹦鹉腿部比较短,四趾,其中两趾向前、两趾向后,易于其攀树、攀物。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
幼鸟体色较深,公母幼鸟的蜡膜都为粉红色,需要3到4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羽色。虎皮鹦鹉平均寿命是7年。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
虎皮鹦鹉主要栖息于草原、灌木丛、林区、平原地区和农耕区,平时大多不会离开河岸或是水源太远。虎皮鹦鹉是群聚性的鸟种,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曾经有聚集过25000只的记录,如果受到惊扰,则整群会飞起,在空中转圈且忽然不定向地飞动,然后降落在安全距离附近的树上。平时每只鸟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无阶级之分,偶尔会发生争吵。虎皮鹦鹉平常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处搜寻,白天喜欢在地面觅食,由于身体的羽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相当难以被察觉。虎皮鹦鹉生性十分友善并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近观察,大多前往牛羊饮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处活动,通常整群会一起快速的饮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虎皮鹦鹉有类似于迁徙的行为,在澳大利亚,每年冬天(6月到9月)占据北方,到夏天(9月到1月)又聚集到南方。
虎皮鹦鹉繁殖期为6月至次年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孵化期为18天。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鹦鹉,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应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
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
淡色型虎皮鹦鹉该类型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也有一些没有)。
玉头型虎皮鹦鹉该类型有两个品系,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谈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
白化型虎皮鹦鹉该类型有两个品系,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
黄化型虎皮鹦鹉改类型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原产大洋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东部、西南部和北部的沿海地区,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也有少数分布。由于虎皮鹦鹉很早就被人工饲养,并且容易繁殖,已成为世界上很流行的宠物,人工饲养种在世界各地可见。
虎皮鹦鹉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