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4:59:19作者:百科知识库
白翅百灵(学名:Melanocorypha leucoptera,英文名:White-winged Lark)是百灵科百灵属的鸟类。
体大(18.5厘米)而翼长的百灵。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有分布,越冬鸟见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
中文学名:白翅百灵
拉丁学名:Melanocorypha leucoptera
英文俗名:White-winged Lark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百灵科(Alaudidae)
中文属名:百灵属(Melanocorypha)
繁殖区:古北界 : 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6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命名时间】Pallas, 1811
【英文名称】White-winged Lark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百灵科、百灵属
PASSERIFORMES > Alaudidae > Melanocorypha leucoptera
体大(18.5厘米)而翼长的百灵。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尾具白色宽边。与雪鹀的区别在覆羽无白色且嘴形不同。
白翅百灵白翅百灵白翅百灵是一种小型而翼长的鸣禽。身长118cm,翼展35cm,体重44g。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时具明显的白斑,特征为白色的下翼和飞行时宽白色的后翼缘与黑色的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成对比。成鸟肩部棕色。雄鸟的顶冠及耳羽棕色而无细纹。尾具白色宽边。与雪鹀的区别在覆羽无白色且嘴形不同。后爪长而稍弯曲。雌鸟似雄鸟,但颜色暗淡。它们的嘴较尖细而呈圆锥状,嘴尖处略有弯曲。鼻孔上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而直。虹膜-褐色;嘴-偏灰的角质色,嘴基黄色;脚-橘黄。
白翅百灵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白翅百灵分布图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有分布,越冬鸟见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
白翅百灵分布图白翅百灵栖居干燥草原。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飞行时反复鸣叫,金属般的鸣声似云雀;也有深沉洪亮的schirrl-schirrl-schirrl叫声,韵律平稳。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
白翅百灵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营巢在土坎、草丛根部地上,白翅百灵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构成,置于地面稍凹处或草丛间,其上有垂草掩蔽。4~6月下旬或9~10月间产卵。卵白色或近黄,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细斑,大小约为23×18毫米。两性轮流孵化12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幼鸟在8天以后离巢,并且在14或15天以后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