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4:56:22作者:百科知识库
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英文名:Black-naped Oriole)是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俗称黄鹂、黄莺、黄鸟、金衣公子等,属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黑枕黄鹂的体羽大部分呈金黄色,两翅及尾呈黑色,在头部通过眼有一条宽阔的黑纹,嘴呈粉红色,脚呈铅色,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在我国分布于东部地区,由内蒙的东北部、东北、华北地区、往南直到广东、云南,西达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为夏候鸟;在台湾、海南为留鸟。
中文学名:黑枕黄鹂
拉丁学名:Oriolus chinensis
英文俗名:Black-naped Oriol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黄鹂科(Oriolidae)
中文属名:黄鹂属(Oriol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5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中等体型(26厘米)的黄色及黑色鹂。过眼纹及颈背黑色,飞羽多为黑色。
雄鸟体羽余部艳黄色。
雌鸟色较暗淡,背橄榄黄色。
亚成鸟背部橄榄色,下体近白而具黑色纵纹。
虹膜-红色;嘴-粉红色;脚-近黑。
叫声:清澈如流水般的笛音lwee, wee, wee-leeow,有多种变化。也作甚粗哑的似责骂叫声及平稳哀婉的轻哨音。
黑枕黄鹂:亚成鸟 黑枕黄鹂: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黑枕黄鹂与细嘴黄鹂的区别:
(1)分布地域差异:细嘴黄鹂仅仅分布于中国西南(云南)等地。
(2)黑枕黄鹂嘴较粗,颈背的黑带较宽。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巽他群岛、菲律宾及苏拉威西岛。北方鸟南迁越冬。
分布状况:亚种diffusus分布于中国东半部包括海南岛及台湾。地区性常见,高可至海拔1600米。
迁徙: 黑枕黄鹂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留鸟。通常每年4-5月迁来我国北方繁殖,9-10月南迁。
生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混交林,也出入于农田、原野、村寨附近和城市公园的树上,尤其喜欢天然栋树林和杨木林。
食性: 主要食物有鞘翅目、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毛虫、蟋蟀、螳螂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呈3-5只的松散群。主要在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活动,很少下到地面。繁殖期间喜欢隐藏在树冠层枝叶丛中鸣叫,鸣声清脆婉转,富有弹音,并且能变换腔调和模仿其他鸟的鸣叫,清晨鸣叫最为频繁,有时边飞边鸣,飞行呈波浪式。栖于开阔林、人工林、园林、村庄及红树林。成对或以家族为群活动。常留在树上但有时下至低处捕食昆虫。飞行呈波状,振翼幅度大,缓慢而有力。
野生的黑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
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八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黑枕黄鹂在中国分布范围较金黄鹂广,种群数量亦较金黄鹂丰富,夏季在低山和平原地区的树林中常常可听见其鸣叫。是一种很有益的鸟类,不仅嗜吃昆虫,在植物保护中意义很大,而且由于它羽色艳丽,鸣声婉转,常被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应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