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4:27:51作者:百科知识库
拟游隼(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英文名:Barbary Falcon)是隼科隼属的鸟类。
拟游隼(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属隼形目隼科隼属,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注:过去作为游隼的一亚种处理(见 Amandon & Bull、1988)。习性同游隼。分布在北非沿岸及加那利群岛。它们主要是留鸟。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等西部地区。
中文学名:拟游隼
拉丁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
英文俗名:Barbary Falco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9
中文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中文科名:隼科(Falconidae)
中文属名:隼属(Falco)
繁殖区:古北界 : sw, also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1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背灰色,下体偏白,眼下具狭窄的黑色线条。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腰及尾上覆羽灰色浅,下体色浅,以颈背具棕色块斑为特征。头顶及后眉纹也多少沾棕色。
雌鸟比雄鸟大,外观相似。
幼鸟褐色重,下体多黑色纵纹,颈背色浅并沾棕。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沙哑的keck-keck-keck声,似游隼。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拟游隼和游隼的区别:
(1)在国内,拟游隼仅分布于新疆等地。
(2)拟游隼的外观像游隼,但较为细小,只有33-39厘米长。
(3)拟游隼的上身与游隼的都呈灰蓝色,但较淡色,且略呈淡黄色。颈部是红褐色的,但很难看得见。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
分布范围:北非、中东至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abylonicus繁殖于天山及青海;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
习性同游隼。拟游隼栖息在半沙漠及干旱的小山上,会在山崖上筑巢。
拟游隼与游隼的遗传距离很短,形成了一个并系群。它们在行为、生态及解剖上的不同显示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它们的混种是有生殖能力的,但它们一般都是异地性的,只有在近旁遮普地区、呼罗珊、马格里布及阿尔泰山脉的细小地区于繁殖季节才有机会一同出现,而且也要透过选型交配才能获得。另外,它们的繁殖季节也有不同,故天然的混种差不多是不可能存在。
根据沙漠隼类的遗传距离,估计拟游隼与游隼是于约10万年前或更后的更新世末分支的,但肯定是在旧石器时代之前。它们分支的时间刚好是第四纪冰期的开始,北美洲及中东出现沙漠化,波斯湾被陆地包围而渐渐干涸。生活在非洲及中东沙漠边缘的游隼及拟游隼祖先一是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或是离开了寻找其他栖息地、或是在此处灭绝。在间冰阶,沙漠的缩少令生活在干旱地区及潮湿地区的群族再次接触,形成了限制的基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