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马岛翠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更新时间:2023-02-08 14:13:39作者:百科知识库

马岛翠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马岛翠鸟的图片

马岛翠鸟(学名:Corythornis vintsioides,英文名:Malagasy Kingfisher)是翠鸟科科里翠鸟属的鸟类。

马岛翠鸟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

中文名称   马岛翠鸟

中文别名   马达加斯加岛翠鸟

拉丁学名   Alcedo vintsioides

命名时间   Eydoux and Gervais, 1836

英文名称   Madagascar Kingfisher

科属分类   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

中文学名:马岛翠鸟

拉丁学名:Corythornis vintsioides

英文俗名:Malagasy Kingfisher

命名作者:Eydoux & Gervais, 1836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科里翠鸟属(Corythornis)

繁殖区:非洲 : Madagascar region

外形特征

马岛翠鸟 马岛翠鸟

马岛翠鸟身长 16cm,雄鸟体重16,5-21g,雌鸟体重18-22g,雌雄完全类似。它们的额头和颈后羽毛一般由黑色、绿色和淡蓝色相杂。冠和枕由黑色、蓝色、淡绿色组成。冠顶形成一种几乎不明显的峰,前面标有一个小线或红斑。下颏和喉白色。脸颊和脖子的两侧及前胸是桔红色。翅膀和尾部的覆羽是蓝色。尾巴的背面是苍白色。腹部黄色。嘴是黑褐色,喙基红色。虹膜为深褐色,腿部橙红色。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 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常有蓝或绿色。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地理分布

马岛翠鸟 马岛翠鸟

分布图

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生活习性

栖息于马岛和科摩罗岛上有河流的开阔的森林空地环境中,或沼泽、稻田、椰林、红树林、海岸的河口、池塘、海滩、河流。不远离水源,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干旱马达加斯加那里看到密度稀疏的马岛翠鸟在沿海擦洗。在科摩罗鸟,这是一个火山岛,没有永久的河流,它们定居在沿海和火山口边缘的湖泊。这种翠鸟的食物是小鱼、青蛙、甲壳类动物、海洋和淡水水生昆虫,也吃蟋蟀,臭虫,苍蝇和甲虫。

生长繁殖

雌雄共同筑巢,在河岸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巢穴5厘米高,40厘米深。雌鸟将3至6枚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繁殖季节在科摩罗产卵期开始于10月,在马达加斯加是11月,但持续到4月。

地理分布

1.Alcedo vintsioides johannae 分布于科摩罗岛。

2.Alcedo vintsioides vintsioides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