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3:47:52作者:百科知识库
霍氏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 hoactli)是夜鹭的一个亚种,中型涉禽,体长46-60cm。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野外特征甚明显,容易识别。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的农田、沼泽、池塘附近的大树、竹林,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主要取食蛙类、小鱼、节肢动物、虾、水生昆虫等水生动物,偶尔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霍氏夜鹭体型:体重♂500-685g,♀450-750g;体长♂480-585mm,♀475-560mm;嘴峰♂57-73mm,♀63-73mm;翅♂260-294mm,♀259-296mm;尾♂93-120mm,♀86-110mm;跗蹠♂65-75mm,♀65-75mm。外形:头顶、后颈、枕、羽冠及背部黑色,枕部具2~3根狭白色冠羽;下体白色;翅及尾羽灰色。额、头顶、枕、羽冠、肩背黑蓝色且具金属光泽;额基和眉纹白色;后枕部着生2~3根辫状白色冠羽;腰、两翅和尾羽灰色;颏、喉白色;颊、颈侧、胸和两胁淡灰色,腹白色。虹膜血红色;眼先裸露部黄绿色,嘴黑色,跗跖和趾黄色。幼鸟嘴先端黑色,基部黄绿色,虹膜黄色,眼先绿色,脚黄色。 霍氏夜鹭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 霍氏夜鹭霍氏夜鹭、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的农田、沼泽、池塘附近的大树、竹林,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常与白鹭、牛背鹭、池鹭等混群。一般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亦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胁,一般不离开隐居地。常常待人走至跟前时 才突然从树叶丛中冲出,边飞边鸣,鸣声单调而粗犷。 叫声:飞行时发出似wok或kowak-kowak的深沉喉音,受惊扰时发出粗哑的呱呱声。 食物:主要以小鱼、蛙及水生昆虫为食亦食陆生鞘翅日昆虫。虽吃大量小鱼和蛙类,但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一定的作用。
营巢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巢呈浅盘状,结构粗糙,全由树枝构筑成,大小为外径30-51cm,内径28-32cm,高12-15cm,深8-9cm。4-9月为繁殖期。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也常与白鹭、池鹭、牛背鹭和苍鹭等其他鹭类一起成混合群营巢。群巢的数目少者一棵树上几个至十几个,多者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有时利用乌鸦旧巢为窝。每只产4-6枚卵。隔日或隔1~3日产1枚卵,产卵期6~9天。卵蓝绿色,钝椭圆形,大小为41-48mm×31-37mm,平均44mm×35mm,重22-27g,平均24g。卵孵化期22~26天;育雏期30~35天;年繁殖力约3.50只。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身上被有白色稀疏的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经过30多天,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霍氏夜鹭霍氏夜鹭(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