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3:34:52作者:百科知识库
灰腹角雉(学名:Tragopan blythii,英文名:Blyth’s Tragopan)是雉科角雉属的鸟类。
灰腹角雉(学名Tragopan blythii),别名寿鸡、灰斑角雉,是产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一种角雉,食物主要是树叶、浆果、种子以及昆虫。
中文学名:灰腹角雉
拉丁学名:Tragopan blythii
英文俗名:Blyth’s Tragopan
命名作者:Jerdon, 1870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角雉属(Tragopan)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雌鸟上体深浓褐色并布满了黑色的斑纹;下体及两胁为暗褐色并杂有棕色和灰白色斑纹尾为暗棕色。
它们的虹膜为褐色;嘴角褐色;腿、脚粉红色或肉褐色。
灰腹角雉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不丹、缅甸北部以及中国云南西北和西藏东南部。
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共分化为2个亚种,在中国都有分布。指名亚种脸的裸出部为深蓝色,仅见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藏南亚种脸的裸出部为金黄色,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的察隅、错那、墨脱等地。
灰腹角雉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发达的潮湿常绿阔叶林带,冬季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
巢筑在树上,喜欢躲藏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多呈4—5只的小群活动。主要以植物嫩芽、种子、浆果为食,也吃昆虫、小蛙等动物性食物。
雄鸟叫声响亮并具挑战性,声如gnau,gnau。炫耀时发出gock…gock…gock的叫声,似双角犀鸟。
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巢较粗糙而笨重。主要由树枝和草叶构成。每窝产卵2-5枚,多为3-4枚。卵的颜色为浅皮黄色或灰黄色,被有少许褐色斑点。长径5.3-5.9厘米,短径4.1-4.5厘米。
主要是栖息地的林木砍伐以及拣蛋毁巢、猎杀等。
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I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