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3:31:27作者:百科知识库
黄嘴角鸮(学名:Otus spilocephalus,英文名:Mountain Scops Owl)是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
黄嘴角鸮(读音:huáng zuǐ jiǎo xiāo)为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肩部有一系列白色的斑点。耳羽簇明显,呈棕褐色,具黑色横斑,看上去象角一样。分布于越南和老挝。中国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地留鸟。主要吃大型昆虫——甲虫、蝉、螳螂等,亦吃小型啮齿类、小鸟和蜥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中文学名:黄嘴角鸮
拉丁学名:Otus spilocephalus
英文俗名:Mountain Scops Owl
命名作者:Blyth, 1846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角鸮属(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2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栖息于海拔600~2600m的橡树、杜鹃、雪松等常绿针、阔林中。夜行性,在台湾、则栖息在低海拔的树林中以及繁殖上升至800米的高度。主要吃大型昆虫——甲虫、蝉、螳螂等,亦吃小型啮齿类、小鸟和蜥蜴。叫声为银铃似的双间音节的啸声,酷似“tunk-tunk”或“phew-phew”叫声,可延续几个小时之久,几只鸟相互呼应。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繁殖期一般3~5月。巢营造在离地面2~7m高的树干、没有铺垫的洞里。每窝产卵2~3枚,有时4~5枚。双亲孵卵。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洞中。每窝产卵通常3-4枚,有时多至5枚和少至2枚。卵的大小为31-34mm×27-29mm,平均32mm×28mm。
1.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2.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1995年列入附录Ⅱ。
3.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
4.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1、黄嘴角鸮台湾亚种(学名:OtusspilocephalushambroeckiSwinhoe,1870),是台灣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灣本島,多见于低海拔的树林中以及繁殖时升至800米的高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2、(学名:OtusspilocephalushuttoniHume,1870)
3、黄嘴角鸮华南亚种(学名:OtusspilocephaluslatoucheiRickett,1900)。分布于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4、(学名:OtusspilocephalusluciaeSharpe,1888)
5、(学名:OtusspilocephalussiamensisRobinson&Kloss,1922)
6、黄嘴角鸮指名亚种(学名:OtusspilocephalusspilocephalusBlyth,1846)
7、(学名:OtusspilocephalusvandewateriRobinson&Kloss,1916)
8、(学名:OtusspilocephalusvulpesOgilvie-Grant,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