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北极鸥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更新时间:2023-02-08 12:48:12作者:百科知识库

北极鸥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北极鸥的图片

北极鸥(学名:Larus hyperboreus,英文名:Glaucous Gull)为鸥科鸥属的鸟类。特征是体型很大,羽色很浅。单独或结群繁殖。喜群栖。沿海岸线取食,并在垃圾堆里找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挪威。

中文学名:北极鸥

拉丁学名:Larus hyperboreus

英文俗名:Glaucous Gull

命名作者:Gunnerus, 1767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广泛分布 n coast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基本资料

北极鸥 北极鸥

体大(71厘米)而翼白的鸥。腿粉红,嘴黄。看似健猛。背及两翼浅灰色。比中国任何其他鸥的色?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765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识记承矶唷?/p>

越冬成鸟头顶、颈背及颈侧具褐色纵纹。四年始为成鸟。

第一冬鸟具浅咖啡奶色,逐年变淡;嘴粉红而具深色嘴端。

虹膜-黄色;嘴-黄色,带红点;脚-粉红。

叫声:似银鸥。

北极鸥:第一冬鸟,明显比其他鸥类体型大 北极鸥:第一冬鸟,明显比其他鸥类体型大 北极鸥:飞行的第一冬鸟 北极鸥:飞行的第一冬鸟 北极鸥:第一冬鸟 北极鸥:第一冬鸟 北极鸥:第二冬鸟 北极鸥:第二冬鸟 北极鸥:第三冬鸟 北极鸥:第三冬鸟 北极鸥:第四冬鸟 北极鸥:第四冬鸟

生活习性

北极鸥 北极鸥

北极鸥繁殖于北极苔原、海岸和岛屿。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迁徙期间偶尔进入内陆河流。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苔原湖泊、海岸岩石和沿海上空。飞翔能力强,也善游泳,在地上行走也很快。主要在海上和海边活动,即使繁殖期间也不远离海岸。

北极鸥主要以鱼、水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雏鸟,鸟卵和从船上扔下的鱼内脏和废物。繁殖期也常在苔原陆地上捕食鼠类。

地理分布

北极鸥 北极鸥

北极鸥繁殖于北冰洋沿岸和岛屿,以及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北极地区,越冬从冰岛往南到法国、北美大湖和日本沿海。在我国见于黑龙江省牡丹江、河北、山东威海、江苏沙卫山岛、广东沿海和香港地区。

分布范围:地圈附近。繁殖于亚北极北部;越冬于繁殖区以南地区: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法国,中国及日本。

分布状况:不常见冬候鸟。亚种barrovionus在东北各省、河北、山东、江苏及广东有记录。香港不定期地有第一冬鸟的记录。

生长繁殖

北极鸥的繁殖期为5~8月,通常成对繁殖。偶尔也成小群营巢。通常在3龄时才性成熟和可以参与繁殖。营巢于临近海岸的河流与湖泊岸边和苔原地上。巢多置于靠近水边的悬岩上或平地上。巢甚粗糙,主要由水生植物和枯草构成,内垫少许羽毛,巢大小直径为25~27厘米,深8~9厘米。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

每窝通常产卵2~3枚,偶尔4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9~89×50~63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7~28天。

保护现状

北极鸥 北极鸥

北极鸥数量稀少,不常见,需要严格保护。

北极鸥在中国为冬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