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1:36:59作者:百科
[拼音]:li
[外文]:neighbourhood
又名闾里、坊,是中国古代居民聚居之处,也是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单位。自周代至唐,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围以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里”字从田从土,表明起初是依附于农田的。城市出现以后,农村中聚居形式──里转移到城市中,成为城市居民聚居的形式。
在中国古代,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里坊制城市已经形成;西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城市中的里排列整齐,一个里的范围也愈来愈大。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的北部和长乐、未央两宫之间。闾里间街道平直,房屋整齐。其中大贵族、大官僚的住宅集中在北阙附近,可以不经过里门而直接临街开门出入。东汉洛阳城按24街布置闾里。三国时魏、蜀、吴三都均有闾里。曹魏邺城在城东专设“戚里”一区,供高官贵族居住。北魏景明二年(501)在京师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其中四夷里专供外国或外藩人住。隋唐时改称城内之里为坊,而称郊区的区划单位为里。隋唐长安城有 110坊。据考古勘测,大坊面积为600×1100米,小坊为520×510米,比汉魏里坊大得多。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街宽15~20米,以街为干道布置巷曲。近来有人认为大坊内用十字街分为四区,每区再用十字街分为四小区,共16小区。大寺院、大第宅直接临大道开门,一般住宅居民出入仍须通过坊门。晚唐时,长安城的里坊内开始设有酒肆、商店,而妓院、酒楼则集中在平康坊、清和坊、融和坊等坊中。唐代中叶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在商业发达的城市(如扬州)中,旧的市制逐渐瓦解,打破了城市中市和坊分开的体制,出现了沿街修建商店、旅舍和住宅的城市商业街道。五代后周建都开封府时整修街道,已经是临街布店。北宋中叶以后,取消了城市宵禁制度,陆续拆除坊墙。延续已久的里坊制这种封闭式的城市聚居制度至此结束,演变成在横列的巷道排列住宅的居住区形式。此后,为了管理,城市中仍把若干街巷划为一个区域,也沿用坊的名称,如北宋末开封城分121坊,南宋后期平江府有65坊,元大都城有50坊,明北京城有36坊,但这种坊只是城市管理的行政区划,不再是封闭的旧制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