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3-22 01:41:22作者:百科
[拼音]:xinwen shiye de jiejixing
[外文]:class nature of news institutions
新闻机构在新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阶级倾向,即替哪个阶级讲话,为哪个阶级服务。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新闻领域的实际情况,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上述论点。新闻事业一般是由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支配。统治阶级利用有利的政治地位,以及较为雄厚的物质力量,通过直接间接、或明或暗的办法,影响、掌握、控制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同时,输送统治阶级的思想,使之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被统治阶级也会合法、非法地出版自己的报刊,宣扬自己的思想,抵制统治阶级的思想。但是,在统治阶级的限制、迫害下,其影响微弱,被统治阶级无法摆脱统治阶级的新闻舆论和思想的影响。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在新闻活动中的反映;新闻事业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反映哪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决定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敌对阶级为了改变或维护自己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进行着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社会生活中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新情况反映到新闻中来,如何对待这种新情况, 就表现为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涉及阶级利害事实的报道,重大政治事件的报道,不同新闻机构的阶级倾向非常明显,是非、褒贬、爱憎各不相同,泾渭分明。毛泽东说过,在阶级消灭之前,不论报纸刊物、广播、通讯社都有阶级性,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如果把报纸当作没有阶级性的,将来是对的,现在不可。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内容、编排等等体现的,这首先取决于新闻写作者,主要是记者、编辑;其次取决于新闻机构主持人:社长、总编辑、总经理;最终决定于新闻机构所有者:政党、政府、团体、企事业单位、董事长或资本家。新闻机构所有者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严格挑选、精心培训新闻从业人员,使之自觉地、出色地执行编辑方针。如果新闻作者、新闻机构主持人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同新闻机构主办人严重对立,就会受到批评、处分,甚至被撤换。
不同种类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政治性新闻机构,如政党报刊,政府办的通讯社、广播、电视,阶级性比较明显。技术性报刊,娱乐性新闻机构,其阶级性较为淡薄;但是,涉及重大的阶级斗争事件和政治事件的报道,情况就有变化。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新闻报道总的来说也具有阶级性,但是,并非每一条新闻都有阶级性。有关社会现象的报道,尤其是涉及重大阶级利害事实的报道,新闻的阶级性比较明显,某些反映自然现象的新闻,同阶级利害无关,也就没有阶级性。
同一阶级办的新闻机构,对待同一事件的报道,其阶级性的表现大体相同。但是,同一阶级有不同阶层、不同集团、不同党派,由他们支配的新闻机构,在对待某些事件的报道上,其阶级倾向也往往不尽一致。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传播者有阶级性,新闻接受者也有阶级性。新闻事业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必须研究受众,包括研究受众的阶级性,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新闻报道。一般情况下,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与受众的阶级性相一致时,新闻易被受众接受,社会效果好;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与受众的阶级性不一致时,新闻会被受众抵制,效果不好。新闻机构的报道有真有假,有对有错,同一阶级的受众往往分为先进、中间、后进 3部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对新闻的判断,也有对错。人们不但接受同一阶级新闻事业的报道,而且受到其他方面,包括敌对阶级新闻宣传的影响。这一切,使得新闻事业同受众之间,出现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时候,新闻机构的报道,遭到同一阶级的部分受众的严重抵制。简要分析其中原因,不外两大类。一是新闻机构的报道不真实、不正确,遭到受众的正当抵制,新闻机构越是这样报道、宣传,受众的逆反心理越强烈;二是新闻机构的报道是真实的、正确的,受众由于被眼前现象、局部利益所迷惑,或受到敌对新闻宣传的蒙蔽、欺骗,因而产生抵触情绪。
协调新闻事业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报道为广大群众及各界人士所接受,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实报道,实事求是;
(2)在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反映情况的基础上,体现新闻的倾向性,包括阶级性;
(3)讲究新闻写作,注意宣传技巧,用事实说话,潜移默化;
(4)经常研究受众反映,以及敌我友新闻宣传动向,加强针对性,及时纠正、弥补己方新闻宣传的失误和不足,同时给造谣、传谣惑众者以必要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