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历史沿革

更新时间:2023-02-08 10:15:30作者:百科知识库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历史沿革

饶平县名称来源

寓意取县名“饶平”。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也。

饶平县设治前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派兵平南越,守五岭。

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饶平地域属南海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含饶平地域。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置东官郡,析揭阳县置海阳、潮阳、绥安、海宁四县。饶平地域属东官郡海阳县。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郡,立义安郡。义安郡辖海阳、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南朝时期,饶平地域属义安郡海阳县。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置义安郡,撤消海阳县。于义安郡治所置义安县,属循洲。饶平地域属义安县。开皇十一年(591年)始置潮州。领义安、潮阳、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义安县。大业三年(607年),罢潮州,复义安郡。领海阳、潮阳、万川、海宁、程乡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罢郡为州,复置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潮州为潮阳郡。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乾元元年(758年),罢潮阳郡,复罢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宋朝淳祐三年(1243年),潮州知府郑良臣主持创建黄冈城寨。淳祐六年(1246年),潮州知府陈圭捐资建林姜桥、陈塘桥、水磨头桥、百丈埔桥、黄冈五里桥、竹林径内大桥、竹林第二桥等石桥。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潮州为潮州路。领海阳、潮阳、揭阳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至正十三年(1353年),建柘林镇风塔(石塔),塔高20米,塔基围16米,七层八面。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四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同年,倭寇进犯惠州、潮州。洪武三年(1370年),罢黄冈巡检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潮州府于宣化都大埕筑大城,设大城守御千户所(明朝军事组织)。永乐七年(1409年),倭寇多次劫掠南澳,并据为巢穴,南澳乡民被迫迁于苏湾都(今澄海县境)。成化十三年(1477年),析海阳县太平乡的宣化、信宁二都,光德乡的滦州、清远、弦歌三都,怀德乡的秋溪、龙眼城、苏湾三都,共8都置饶平县。县治设于弦歌都(清时改称为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并建筑县城(土城)。

饶平县设治后

饶平历代属潮州,是传统的潮州八邑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汕头,1991年汕头市拆分为潮州、揭阳和汕头市三座地级市,建立地级揭阳市,汕头市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

饶平置县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此前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曾游历于饶,夜宿双流寺,闻鼓角声,起视四方,见山川奇秀,说此处将来必为城邑。遂题“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饥荒,此处半收”的碑记,置县时以此寓意取县名“饶平”。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也。县治设于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县名迄今未变,1953年1月县治迁驻黄冈镇。饶平置县后,隶属潮州府管辖。

清沿明制,饶平隶属潮州府未变。

民国时期(1912~1949年9月)粤东地区行政区划更名9次,饶平随粤东地区行政区划更名而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1979年,饶平隶属先后更动8次:1949年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1950年2月属潮汕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1952年属粤东办事处,同年11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11月属汕头专员公署;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后饶平行政隶属又有3次更动。

1980年1月属汕头行政公署;1983年12月属汕头市。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潮州市(县级)分置为湘桥区和潮安县,汕头市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汕头市揭西县划归揭阳市管辖,从原揭阳县析出部分区域建揭东县,后将县城榕城镇及周边城镇合并为榕城区建立地级揭阳市,原揭阳县分出其中15个镇,设立揭东县,县城设在曲溪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