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8:33:56作者:百科知识库
龙州,古为百粤地。秦属象郡。
汉初,属南越(粤)国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壅鸡县地,属郁林郡。
三国孙吴黄武六年(公元227年),属交州郁林郡。
晋朝,属广州晋兴郡。
南朝,属南定州晋兴郡。
隋朝,属扬州郁林郡。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置羁縻龙州(州署在今逐卜乡谷阳村旧州屯),属广州郁林郡辖地。州名相传系以上龙乡水陇屯后山脚有泉名“龙泉”而命名,是为县得名之始。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在今金龙乡置有羁縻金龙州,属岭南道安南都护府。
五代十国(公元907~959年)龙州先属楚,后属南汉宜州治地,州治移至今龙州镇的北门附近。
宋初,复置羁縻龙州,州治移至今龙州城北门外,另于今县地下冻、布局一带置羁縻冻州,均隶广南西路(后改广西路)左江道。原羁縻金龙州改为迁龙寨,隶属无考。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朝廷对龙州实行土官治理,是为龙州土司世袭之始,仍属左江道。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升龙州为万户府,府治移至今龙州城内,属湖广行中书省广西两江道太平路。将羁縻冻州分置上峒、下峒两土州,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合称上下冻州,归龙州万户府承审,仍属太平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龙州万户府,复称龙州,上下冻州因旧,属广西布政司左江道太平府。九年(公元1376年)迁龙寨改名金龙峒,隶太平府安平土州。
清初因袭明制。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分龙州为上龙、下龙两个土巡检司,隶太平府。五年(公元1727年),下龙司改土归流,废世袭制,移太平府通判驻龙州城接管。上龙司因原制,仍隶太平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于下龙司地复置龙州,隶太平府,上龙司归龙州承审。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改龙州为龙州厅,仍属太平府。金龙峒于嘉庆末年为越南侵并,归越下琅州。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广西行省太平归顺道移治龙州。同年,金龙峒复归中国,仍隶太平府安平州。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上龙土司,上下冻土州废世袭制,属龙州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金龙峒从安平州划归龙州厅管辖。
1912年1月,依照广西军政府厘定的《广西地方官暂行章程》规定,龙州厅升为龙州军政分府,辖凭祥厅、上龙土司、上下冻土州及金龙峒。
1913年6月,裁军政分府,置龙州县,仍辖上龙土司、上下冻土州及金龙峒,隶镇南监督区。凭祥厅归原治。
1927年,改土归流,上下冻土州并入龙州县。
1928年上龙土司、金龙峒并置上金县,隶镇南督察区(区治设于龙州)。
1930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龙州起义,两县成立革命委员会,到3月20日红八军撤离龙州前,属左江革命委员会管辖。是年9月,广西省政府公布修正广西民团组织暂行条例,在龙州设置第九民团区,龙州、上金两县隶第九民团区。
1932年4月属民团龙州区。
民国23年属龙州行政监督区。
民国26年4月,龙州县易名为龙津县。龙津县、上金县隶第十二行政监督区,后改为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解放初期,龙津、上金两县县名不变,属广西省人民政府龙州专员公署管辖。
1951年5月5日,两县合并为龙津、上金联合县,县治设于龙州城,1952年8月,改县名为丽江县,属崇左专区管辖。
1953年4月23日经政务院批准丽江县名因县名与云南省丽江县同名,复称龙津县,属广西省邕宁专区。同年12月,属桂西僮族自治区邕宁专区。
1953年初,直隶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6年初直隶桂西僮族自治州,1958年1月,属广西壮族(原僮族改为壮族)自治区南宁专署。同年12月,龙津、宁明、凭祥三县(市)合并成立睦南县,治凭祥市,1959年1月改名龙州县。5月,裁撤并县建置,原龙津县各机关迁回龙州,仍称龙津县,属南宁专署。
1961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龙津县更名为龙州县,1961年12月31日,正式更名为龙州县至今,仍属南宁地区。
2002年12月28日,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崇左市,龙州县划归崇左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