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7:50:42作者:百科知识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州窑遗址
寿州窑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是中国古代南北朝至唐朝时期著名瓷窑之一。寿州窑创烧于南朝晚期,兴盛于隋唐时期,首创黄釉瓷器闻名于世。五代之时,寿州窑衰落,其后失传千年。寿州窑遗址地处淮河南岸,背依上窑山区,面临窑河、高塘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上窑镇附近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矿,周围山上、河中出产釉料。而成品可经由窑河、高塘湖转运淮河,畅销整个淮河流域。2001年,寿州窑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州窑是隋唐时期的民间瓷窑之一,主要烧制碗、盏、豆、盘、罐、壶、注子、钵、杯、水盂、瓶、枕、砖、碾轮、纺轮、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瓷器胎体厚重粗糙,釉面光亮,造型端庄凝重,线条流畅。
寿州窑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化妆土”的窑口。为弥补寿州窑瓷器胎体粗糙的缺陷,工匠们以化妆土施于胎胚表面,再于其上施釉料,来增加器物的光洁度和美感。此化妆土为附近山区的粘土,极富可塑性。
寿州窑窑炉为馒头窑,烧制瓷器的工艺比较原始,有轮制、模制、手制等技法。工匠可以轮制法制成器物胎坯,再入窑烧制。较为复杂的器形则需用模式分别制胎,然后用瓷泥和釉料配成浆水粘在主胎上。改烧黄釉瓷器后,工匠可采用匣钵技法生产出较为精致的成品。
该窑采用蘸釉法施釉。早期器物一般施釉于上部,到了唐代施釉面积增加,但圈足一般无釉。由于施釉并不均匀,釉色浓淡不一,有时色釉与胎体并不能完全结合,所以会发生剥釉和自然开片现象。甚至出现淋釉现象,导致在器物下部呈现蜡泪状痕迹。
寿州窑采用高温石灰釉,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由于烧造技术的差异,可形成青、黄、黑与绛红?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10864.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闹钟陨K裕靡ど罩频拇善骶哂屑康氖贝厣T缙谥饕赵烨嘤源善鳎陨膊惶烤弧L拼跄暌陨赵旎朴源善魑鳎拼型砥诩嫔蘸谟源善鳎┯灾鸾ゾ龋陨湮空?/p>
黄釉瓷器是寿州窑最富有特色的产品,创烧于唐代初年,兴盛一时,其釉色呈腊黄、鳝黄、黄绿等色,纯净光亮。至于唐代中晚期烧制的黑釉瓷器,则以造型美观、釉色均匀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