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7:47:26作者:百科知识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大殿
天宁寺大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飘萍路100号,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天宁寺原名“大藏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徽宗政和年间(1~8年)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为了崇奉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孝”。元延祐五年(1318年)重新修建,并保留了部分宋代的建筑构件,后代又经多次修葺。1988年,天宁寺大殿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大殿保留了中国古建筑从宋代过渡到明代时期的一些特征,是研究中国南方地区在这一过渡时期中的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天宁寺原有山门、天王殿、石浮屠,大雄宝殿、大悲阁、古柏厅、和尚房和东西厢房等建筑,是一座较完整的小型寺院。现存大雄宝殿,通称为天宁寺大殿。
该殿为单檐歇山顶,有十六根立柱。纵横都分都作三间,当心间为6.16米,与两个次间的比例接近二比一。梁架的结构介于厅堂与殿堂之间,采用抬梁式结构,彻上露明造,全部以梁栿拼合而成,充分利用了小型木材,以小拼大,这种方法在中国现存的早期古代建筑中十分罕见。
大殿外檐的斗拱,明间用三朵,次间用一朵,都是六铺作单抄、单下昂、单拱、素枋偷心造式的,里跳用上昂,上承第一跳的下昂后尾,既节省了大量的木材,又方便施工。这种上昂作法虽然在文献中有记载,但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发现的实例却不多,因而显得十分珍贵。全殿斗拱多达数百,状如飞鸟,被称为“百鸟朝风”。
天宁寺大殿的梁架下共发现元代墨书题记6条,这些珍贵的题记全部采用双钩填墨,专家考证这是元代的通行做法。题记内容包括纪年、人名、锭额和祈福等。其中明间内槽东三椽栿下皮有 “大元延祐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重建,恭祝”,证明了大殿重建时间。
天宁寺大殿内东南墙角有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创作观音石刻像一座,画面线条流畅,神形俱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殿内还有铸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大铜钟一通,上面铭文字迹清晰,书法苍劲,保存完好。
大殿后院有两株北宋时期栽培的袖珍古柏,因造型奇特,人称“龙凤柏”,可惜曾被誉为江南古代盆景活化石近年已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