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7:23:50作者:百科知识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史宬
皇史宬,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南口,天安门的东侧,是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库,也被称为表章库,是专门负责保管明清两代的“实录”、“圣训”、“玉牒”等皇家史册的地方。皇史宬是按照传统“石室金匮”的制度建造的,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档案库房。皇史宬占地面积864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成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皇史宬原来是故宫的外围附属建筑,清代多次重修,但始终保持明代初建时原有的形制。1982年,皇史宬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史宬坐北朝南,由皇史宬门、主殿、东西配殿和御碑亭等几个部分组成,四周环以红色高墙,整组建筑朴素实用、简洁大方。
皇史宬主殿是砖石仿木结构,面阔九间,庑殿顶,顶部及殿脊、鸱吻等均饰黄琉璃瓦,是我国古代大型无梁建筑之一。大殿的墙身是由特制磨砖砌成的,厚达5米,额枋、斗拱、门窗等均以汉白玉雕成,额枋上还绘有描金旋子彩画。整个建筑全部采用能够防火的砖石材料,是名副其实的“石室”。
皇史宬主殿内部地面铺设高达1.42米的石台,石台上放置着150个雕饰云龙图案的金铜皮樟木柜,也就是“金匮”。这些木柜均高1.31米,宽1.34米,厚0.71米,皇室档案就收藏于柜内。山墙的窗户南北对开,可以使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大殿的结构及内部设施具有防火、防潮、防虫蛀鼠咬且冬暖夏凉等特点,是一座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建筑。
皇史宬的两座配殿规模相对较小,是砖木混合结构,位于正殿的东西两面,是正殿的左右衬托。东配殿北侧有碑亭一座,内有“重修皇史宬”石碑,记载了皇史宬重修的过程。
皇史宬在明清时期保存了历代皇帝的实录、圣训、玉牒等皇家档案,明朝还在此保存过明成祖时编辑的《永乐大典》副本。清代也曾在这里收藏过《大清会典》、将军印信等重要文献。我国历史上的档案库多已损毁,皇史宬保存如此完整,也就显得越发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