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7:22:27作者:百科知识库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占地面积18693平方米,建筑面积6138平方米。整个院落中心突出,轴线分明,对称布局,整肃而壮观。红楼原为清末湖北省咨议局大楼,1910年建成。原湖北咨议局的建筑是一组建筑群,一幢红色的二层楼房坐落正中,成为建筑群的主体和中心;正面以装有铁栅的矮墙围院,院门为铁铸,门两侧各一四坡尖顶的门房;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平房;背面,原建为二层楼的议员公所,抗日战争初期,日军炮火炸毁此楼中段及以西的部分,现在中段及以西的部分为改建的平房,东端部分还保存着原建的模样。
主体建筑咨议局议场,即红楼,其建筑形式在清朝末年的武昌是相当新潮的,它的形式是完全仿照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大厦。其建筑式样,照搬了江苏咨议局的图纸。而江苏的图纸,是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为在南京鼓楼东北处修建江苏咨议局议场,特派人参观日本议院建筑,仿照设计的。所以,湖北咨议局议场同江苏咨议局议场的建筑形式基本一致,同为西洋式的日本议院建筑风格。
主楼建筑的主体结构为砖木结构。墙体以花岗石砌台基,烧刻有“咨议局”3字的特制红砖砌筑面墙;廊前以砖砌列柱起券,承荷檐部,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面为一色清水墙,砖缝以白灰勾勒灯芯线,间饰附加假柱、柱斗和垂花、垂禾、束莲、半圆形莲花等图案;门窗为木制,涂饰朱漆;屋面以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教堂式望楼。
楼房平面呈“山”字形。面阔74米,中部最大进深34米。“山”字形底边即楼房前部为楼房主体,东西走向,分楼下楼上两层办公用房,楼下7开间,楼上12开间,房前有外走廊,房后有内走廊,内走廊东西两端设换步楼梯将楼下楼上通连。楼房中部南北走向为门厅和会堂。门厅前有高耸的门廊和突出的回车道。由正面的条石踏步和两翼的回车道均可上门廊,再依次可入门厅和会堂。门厅空间高旷,覆平展明亮的玻璃望板,望板之上即是高耸的教堂式望楼。会堂呈方形,演讲台座北面南,台下设118座,置弧形朱漆长条台和黑色软皮靠椅,由前而后逐级升高,列成扇面状;讲演台对面及两厢的二楼,设有高低两排楼座。“山”字形的两翼建筑,为杂间平房。室内墙面以白灰粉刷,顶棚及壁间,饰以复线弦纹或双回纹,间有壁灯、壁炉设施。整座建筑大处着眼显得气派庄重,局部细处则不失明快雅致。
对于湖北谘议局旧址,有一件值得关注的事。2007年在改扩建首义广场时发现,位于旧址院墙西南角50米处有一“湖北谘议局界碑”。这是湖北谘议局历史遗存的有力佐证。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资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的咨询、议事机构。1909年,为配合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步调,湖北当局在武昌阅马厂动工兴建了湖北咨议局,1910年竣工。据说这样的界碑有四个,分别设置在谘议局地界的东西南北各角。
红楼的正前方45米处的出口,装有铁栅大门,门两侧各有一间5米见方的门房,门房两侧有由上半部装铁栅的红色矮墙向左右平伸,分别与两侧平房连结,并绕至议员公所楼后,围成方形院落,构成了一座背倚蜿蜒葱翠的蛇山,以议场为中心,布局匀称,风格协调,造型优美,雄伟壮丽,引入注目的红色建筑群。红楼的大门两侧常年悬挂着象征革命铁血主义的十八星旗。院门外视野开阔,正前方矗立的孙中山铜像面向首义广场,仪表庄严安详。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城后,部分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聚集红楼,在当时原定军政府主要领导人刘公、蒋翊武、孙武、刘复基等或受伤、或牺牲、或逃亡的情形下,商议如何建立革命政权。经过议决,强使原清新军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鄂军都督。并宣布废除大清国号和年号,改称中国为中华民国,采用黄帝纪元,以本年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发布了《宣布满清罪状檄》、《致满清政府电》、《布告海内人士电》等文件,并通电全国响应。同时,电邀黄兴、宋教仁等来鄂,并请转电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之后又发布了第一部具有共和宪法的雏形——《鄂州约法》,召开了第一个具有民主性质的临时议会。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在此设立湖北军政府,后改为鄂军都督府。
也是在这同一天,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在红楼以湖北咨议局的名义通电全国,动员全国各省咨议局支持,附和反清革命风暴,以推翻清王朝的腐朽政治。这是湖北咨议局迁入红楼后,所进行的最后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由原来的“保大清”立场,转化为要求推翻大清王朝的态度,也是湖北咨议局开局两年后的一个漂亮体面的收场锣。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近三个月内,以黎元洪为都督,下设军务.政务.参谋和外交四部,它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对促进全国形势的高涨和最终结束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革命党人在此组织和领导了抵御满清政府武装反扑的阳夏之战。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鄂州约法》,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促成了最终推翻封建统治。辛亥武昌首义的胜利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特别要提到的是,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首先来到“首义之区”的武汉,凭吊战场,安抚流离,访问了鄂军都督府的所在地——红楼,在此发表演讲,与都督府军政人员合影,表达了对武汉军民的深厚感情。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红楼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00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严群蟊幻叭嗌倌杲逃亍薄ⅰ叭俑霭饕褰逃痉痘亍薄ⅰ爸泄攘饕褰逃亍焙凸褹AAA级旅游景区。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现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二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在红楼南面的首义广场于2007年重建,总面积达5.42万平方米。它以红楼门前的孙中山铜像至黄兴拜将台为广场中轴线,武珞路中分南北,南端比北部低1―2米。北广场上,雪松苍苍、绿草如茵,更有一排排棕榈,一方方花坛,一条条曲径;南广场上,彭刘杨三烈士雕像用红砂石重新铸造;广场中央,一个以十八星旗为图案的大型喷泉花坛凸显出此处的辛亥首义历史。广场灯也是造型新颖别致,成为街市新景观。入夜华灯齐上,整个广场笼罩在白茫茫的光雾之中,花光树影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巾”,分外迷人。今天的首义广场也是主题性的绿化广场。广场种有110多棵大树,是全国种树最多的广场。漫步环望,绿草如茵,香樟林立,拼花石路蜿蜒于草坪,四季鲜花绽放于高坛,更有乐声悠扬回响于广场,令人心旷神怡。而主题,你是不会忽略的,它和红楼同一的中轴线上,耸立着孙中山铜像和拜将台纪念碑,时刻提醒你这是一个神圣而美丽的所在!
为进一步彰显武汉这座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特色,2009年初,首义广场再次扩建,目标18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倍,将于2011年9月建成,迎接辛亥革命百年庆典。扩建的广场上新建辛亥革命博物馆和纪念碑,占地面积76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138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面积2089平方米。博物馆担负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文物存储、辛亥革命历史展览、武汉近现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和综合服务。博物馆的平面布局为变形的三合院形式,与同样三合院形式的红楼遥相呼应。首义广场下,还将新建15.6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大型超市、商业街、运动休闲、数码港、影院及大型停车场应有尽有,供市民休闲娱乐。并与现在的北广场地下连通,还连接将于2013年开通的地铁4号线。
近年来,随着红楼知名度的提高,事实上它已成为湖北武汉地区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中心。湖北武汉地区一年一度的辛亥革命纪念和孙中山的诞辰、逝世周年纪念,都是在此举行。当地政府对红楼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其纪念馆征集收藏辛亥革命文物200余件,收藏专业图书资料和历史图片资料分别数以千、万计,馆内不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鄂州约法》的军政府秘书处等史迹点,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而且还举办了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实和孙中山、黄兴生平事迹的展览,编辑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的介绍性读物、资料性书籍和学术专著已达10余种,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