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6:05:57作者:百科知识库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南美大陆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半永久性副热带高压区,它们的中心气压,夏季较低,冬季较高,中心位置也因季节而变动。冬季偏北,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南纬30°附近,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在南纬25°附近;到了夏季,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移至南纬35°附近,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南移至南纬25°附近。在合恩角以南的海面上,是一个半永久性的低压区,低压槽略偏于大陆的东面,其强度夏季大于冬季。在赤道附近,全年各季都存在着低压槽,其位置随季节的更替而南北移动。此外,大陆内部夏季由于地面受热,在巴拉圭一带形成一个低压区,但在冬季则处于弱高压影响之下。以上气压的分布形势,决定着大陆各部分的风向和气团的活动。
大陆西岸,南纬37°以南的地区,终年盛吹西风;南纬37°~30°,七月受西风控制,一月转为南风;南纬30°~3°以吹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南纬3°以北,一月盛行东北风,七月转为西南风。南回归线以北的大陆东部,风向的分布与赤道辐合带的季节位移有关。一月赤道以北盛行东北信风,并越过赤道转为西北风;七月主要受东南信风控制,并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此时东北信风的影响范围仅限于大陆北岸一带。大陆的东岸,大致南纬35°以南多西风(偏北);南纬35°~20°吹东北风;南纬20°~5°为东南风。由于夏季陆上气压较低,介于大洋副热带高压与大陆低压之间的气压梯度较陡,而冬季陆上存在着弱性高压,所以一般夏季风力比冬季强。
南美洲北部地区,因常年盛行东北风和东南风,所以主要受热带北大西洋气团和热带南大西洋气团控制,其中前者对南美气候的影响最重要。源于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南缘的热带北大西洋气团,随东北信风经过辽阔的热带洋面,到达南美洲北岸时,已呈不稳定状态,温暖而湿润。当它侵入大陆内部后,除具有向赤道带辐合的趋势外,又因下层强烈受热,更趋不稳定。在该气团影响的范围内,对流作用旺盛,多雷雨。从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北缘和西缘出发的热带南大西洋气团,缺乏反气旋的下沉作用,具有向赤道带辐合的趋势,所以秉性也暖湿而不稳定,但与热带北大西洋气团相比,因所经洋面狭窄,比湿相对较低。南美大陆东部赤道南北广大地区的热季多雨,是与上述大西洋两个热带气团活动分不开的。
南纬3°~30°的大陆西岸,主要受热带南太平洋气团影响。该气团源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缘和南缘,气团因下沉作用显著,又越经寒流洋面,所以属性稳定,凉而干燥。这里盛行的南风就代表着高压的下沉气流,形成与海岸平行的东南风,成为南美最少雨的地带。热带南太平洋气团向北运动过程中,逐渐丧失其稳定性,至赤道附近,变性为赤道太平洋气团,伴随变向的西南风侵袭赤道以北大陆西岸一带,并通过对流或地形的抬升作用,产生丰沛的降水。南纬37°以南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深受极地南太平洋气团影响,该气团富含水汽,位势不稳定,经安第斯山抬升和极锋面上活跃的气旋活动,造成这一带全年多雨,并以冬季稍多。在南纬30°~37°的大陆西岸部分,夏季受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热带南太平洋气团,气流下沉,属性干燥,很少降水;冬季因风带北移,副热带大气环流加强,在西南风吹袭下,极地南太平洋气团推进至这一带,并与热带南太平洋气团相遇,产生极锋,再加上山地抬升作用,所以湿润多雨。
极地南太平洋气团位势也不稳定,当它向北移动时,不稳定性增强。该气团冬季势力很强,有时甚至可达赤道附近,使巴西中部一带气温锐减,形成寒潮天气;南纬15°以北的东岸冬季多雨,与这一气团侵袭有关。夏季时极地南大西洋气团相对较弱,但也可以北进至南纬15°附近,巴西南部和东南沿海多雨,就是由于该气团与热带南大西洋气团相遇所造成的锋面活动以及地形抬升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