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5:41:12作者:百科知识库
北魏帝陵。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公元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至孝文帝时(公元494年)又迁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故城),其间历五帝,史载葬于云中金陵,具体地点不详。孝文帝迁洛后至公元534年魏亡,共历七帝,史载均葬于洛阳以北邙山之上,具体地点所记简略。本世纪70年代以后经过多次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才使大同的文明太后永固陵和洛阳的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的具体所在得以确定。其中,对永固陵、景陵进行了清理、发掘。
文明太后冯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孝文帝祖母,两度“临朝专政”,前后10余年。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卒,年49岁,葬于永固陵。陵址由冯太后生前选定并已建成。《魏书·皇后列传》记载:“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因谓群臣曰:‘……吾百年之后神其安此。’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公元484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
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25公里的梁山(古称方山)南部山顶上,基底为玄武岩。坟丘底平面方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117米,高23米。墓砖石结构,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南北总长17.6米。前室平面梯形,顶拱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四壁呈外凸的弧线形,顶为四角攒尖式。甬道两端各有一道大型石券门。门楣浮雕捧莲蕾童子,门柱浮雕一只孔雀,门墩前部雕成虎头状,造型优美、制作精细。墓室结构坚实,壁厚1.3米,共用砖约20余万块。条砖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7.7厘米,每块重约12.5公斤。铺地大方砖边长50.6厘米、厚7.2厘米,每块重约30公斤。砖皆青灰色,坯质细腻,制作规整,扣之作金石声。该墓多次被盗,随葬品残留不多,出有石雕武士俑一件,以及石雕镇墓兽残腿、小型铜、铁、骨器和陶瓷碎片。
陵南约600米有围绕回廊的佛寺塔院遗址,回廊基宽约10米。将陵墓与佛寺结合的布局是永固陵的特点,这种作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佛寺北有永固堂的遗址。永固陵因袭东汉遗制,在陵前建石殿称永固堂,作为举行祭奠的场所。《水经注·[氵櫐]〔lei垒〕水》记载:“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可见当年石殿之宏大、豪华。附近尚有其他附属建筑的遗址,面积共约10万平方米,地面残留有柱础、龟趺及砖瓦等遗物。
孝文帝在迁洛以前对自己陵墓的营建即非常重视,因孝于文明太后,在营建永固陵时在陵北为自己预建了寿宫,名万年堂。万年堂现存封土平面方形,边长约60米,高约13米。墓室结构与永固陵相同,规模略小。残存甬道石门西侧门框,正面浮雕一尊武士。武士侧身向右,身佩长剑,右手握剑柄,高1.32米。万年堂之北有较小墓冢两座,应是永固陵的陪葬墓。孝文帝迁洛后此陵废弃,另在洛阳建陵,“乃自表瀍[chan缠]西以为山园之所”(《北史·后妃传》)。
孝文帝长陵位于洛阳市瀍河西邙山的高地上,面对洛河,地势高旷。宣武帝景陵在长陵的右前方,孝明帝定陵在瀍河以东距长陵较远的左前方,孝庄帝静陵则在景陵右前方。各帝陵按世系分昭穆左右排列。对这个范围广大的陵区,一些出土墓志称为“金陵”或“西陵”。各陵均有高大的坟丘,各陵园建筑及布局目前尚不清楚。陵区内规划安排有许多贵族墓葬,含有陪陵的意义,主要有元氏皇室、“九姓帝族”、“勋旧八姓”以及内入的“余部诸姓”和重要降臣。
1991年对景陵进行了清理发掘。封土夯筑而成,平面略呈圆形,直径105—110米,现高24米,顶部较平。墓南向,砖石结构,全长54.8米,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斜坡状。甬道砖砌券顶。墓室平面近方形,边长6.8米,顶作四角攒尖式,高9.36米。墓室西半部为石砌棺床,石面平整。四角留有石质帷帐底座各一个。各室均用石板铺地,石板一般0.5米见方,厚7—10厘米。墓砖青灰色,每块长38厘米,宽18厘米,厚六厘米,坚实细密、制作规整。外露部分涂成黑色。随葬品已被盗,仅存残碎青瓷器、陶器等。在景陵和静陵的前面各发现石刻武士一尊,头部残失,残高分别为2.89米和3.14米。
景陵的形制、结构与永固陵基本相同,反映了北魏陵墓修建的制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面有高大坟丘,其平面由方形演变为圆形;墓室均为砖石结构,建筑材料皆以特制优质青砖为主;整体由墓道、前甬道(或称前室)、后甬道(或称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壁均无壁画。永固陵墓门雕刻武士或墓内随葬武士雕像演变为坟丘前树立大型武士石雕像则反映了迁都洛阳以后陵墓建制的变化,显然是受到东汉陵前树立石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