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5:30:43作者:百科知识库
党史上的今天:4月25日,党的历史上发生了6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1、1923年4月25日,陈独秀发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这时,陈独秀已由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以前重视工人阶级,转为重视资产阶级,错误地认为资产阶级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体和社会基础,“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2、1927年4月25日,武汉举行了三十万人的反蒋大会。与此同时,两湖地区许多县镇的农民纷纷举行反帝讨蒋群众大会,江西四十万有组织的农民也声讨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
3、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6月26日,通过联合国宪章。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在宪章上签字。
4、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毛泽东指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为了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5、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6、2013年4月25日至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同奥朗德会谈,双方决定进一步深化中法新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李克强、张德江分别会见奥朗德。
1930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紧急通告第七十五号——上海罢工浪潮的高涨与党的任务》,指出:上海市政工人同盟罢工这一猛烈的上海工潮,必然要震动全国工人阶级,特别是在客观条件日益成熟的时期,极可能掀起全国的罢工高潮,也就是全国革命的高潮。要求各地党组织“冲破敌人的白色恐怖”,尤其要与改组派、取消派的改良主义欺骗作斗争,“更坚决地去号召罢工、组织罢工,与上海的罢工浪潮相配合”。
1991年4月25日,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991年4月22日-25日,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截至当时,“八六三”计划实施五年,取得科技成果四百多项,其中五十多项达到国际上80年代中、后期水平。会议宣读了邓小平为中国科技事业的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1927年4月25日萧楚女被捕牺牲萧楚女(1893—1927),原名树烈,学名楚汝,字秋。湖北汉阳人。在武汉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恽代英等发起的利群社和共存社,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未几去四川创办重庆公学;担任《新蜀报》主编。1924年任中央特派员,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
1936年4月25日,中国共产党提议建立抗日人民阵线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向全国各党派提议:“创立抗日的人民阵线,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盗匪们的长驱直入,以反对汉奸卖国贼丧心病狂的无耻行为。”并提出下列条件作为共同行动的纲领:(1)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讨逆。(2)全国红军与全国海、陆、空军集中华北打日本。(3)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4)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信仰的完全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
1945年4月25日,我国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开幕。6月26日闭幕。50个国家的282名代表参加。宋子文、董必武分别代表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签了字。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等文件。
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布约法八章:一、保护全体人民生命财产;二、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三、没收官僚资本;四、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教机关、体育场所及其它一切公益事业;五、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及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属国民党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小官员、国大代表、立法监察委员、参议员、警察人员、区乡镇保甲人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是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十大关系,就是十大矛盾。十个关系是: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