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绕梁之音

更新时间:2023-09-12 08:54:27作者:

绕梁之音

绕梁之音,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ào liáng zhī yīn
成语简拼
RLZY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繞樑之音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音乐等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余音绕梁

成语接龙

1、绕梁之音→音容如在→在家出家→家道小康→康庄大道→道存目击→击其不意→意出望外→外圆内方→方员可施→施绯拖绿→绿暗红稀→稀奇古怪→怪雨盲风→风雷之变→变危为安→安如磐石→石火电光→光采夺目→目酣神醉→醉生梦死→死有余罪→罪恶昭著→著书立说→说长说短

2、绕梁之音→音容如在→在家出家→家烦宅乱→乱作胡为→为蛇画足→足不逾户→户枢不蠹→蠹居棊处→处实效功→功成名就→就汤下面→面面相覩→覩始知终→终焉之志→志坚行苦→苦海茫茫→茫然自失→失时落势→势均力敌→敌不可假→假眉三道→道弟称兄→兄死弟及→及时行乐

3、绕梁之音→音容如在→在家出家→家长礼短→短兵相接→接连不断→断香零玉→玉骨冰肌→肌劈理解→解兵释甲→甲冠天下→下车之始→始末缘由→由近及远→远年近日→日滋月益→益谦亏盈→盈则必亏→亏心短行→行己有耻→耻言人过→过眼烟云→云容月貌→貌合行离→离经辨志

4、绕梁之音→音容如在→在色之戒→戒备森严→严阵以待→待时而动→动人心魄→魄消魂散→散伤丑害→害羣之马→马捉老鼠→鼠臂虮肝→肝肠寸断→断齑画粥→粥少僧多→多此一举→举踵思望→望梅阁老→老成持重→重三迭四→四时之气→气象万千→千条万端→端本澄源→源清流清

5、绕梁之音→音容宛在→在此一举→举步生风→风吹浪打→打情卖笑→笑而不答→答问如流→流口常谈→谈吐风生→生死关头→头晕眼花→花言巧语→语短情长→长虑后顾→顾盼自雄→雄鸡夜鸣→鸣雁直木→木落归本→本性难移→移孝为忠→忠贯白日→日许多时→时诎举赢→赢奸卖俏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晋·陆机《演连珠》

(2)晋·陆机〈演连珠〉五〇首之一〇:『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绕梁之音”几个大字。

(2)出阿姨给琳琳和小朋友们讲述了“绕梁之音”的成语典故。

(3)放放写不出成语“绕梁之音”,所以昨天考试才99分。

(4)康杰初中的出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绕梁之音”。

(5)小辉不会写成语“绕梁之音”的最后一个字。

(6)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见晋·陆机《演连珠》。

(7)于是众美人各把声音镇定,方才吐遏云之调,发绕梁之音。

(8)萧逸与玉瑶仙看着石壁破碎之后竟仍是深远非常,同时,那笑声如同绕梁之音徐徐缓缓不绝于耳。

(9)卖宝儿真个是会家不忙,手执红牙,慢慢的把声容镇定,方才吐遏云之调,发绕梁之音,婉婉的唱道:

(10)呵呵,白姑娘果然聪颖,上次在下听闻姑娘的绕梁之音后,已经好些天不知肉味了,为了不使在下的肚子继续饿下去,所以便来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分字解释

  • 现代字典

  • 康熙字典

绕梁

绕梁:形容歌声优美,余音不绝。[语出]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绕:rào 1、<动>走弯曲、迂回的路。《灞桥饯别》:『过宫墙,绕回廊,近椒房。』2、<动>围着转。《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梁] 形容歌声优美,余音不绝。[绕指柔] 喻意志刚强者,几经挫折,转面成为随波逐流的人。后也借以形容柔软或柔弱。

梁:liáng 1、<名>桥;桥梁。《庄子·马蹄》:『泽无舟梁。』2、<名>房梁。《阿房宫赋》:『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3、<名>我国古代国名和朝代名。《伶官传序》:『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梁昌] 处境狼狈;进退失据。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音:yīn 1、<名>声音。《琵琶行并序》:『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2、<名>音乐。《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3、<名>音律。《庖丁解牛》:『奏刀騞騞然,莫不中音。』4、<名>口音。《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5、<名>字的读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6、<名>通『荫』。树荫。《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音翰] (1)诗文;文辞。(2)书信。

: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未与权威书籍校验。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