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CCAS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更新时间:2023-02-12 04:29:54作者:百科知识库

CCAS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大量不达标准污废水的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和水源,更加重了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水质的日益恶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寻找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对促进水的循环利用和水环境的恢复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氧化沟工艺A/O、A2/O、SBR(包括CCAS工艺)、曝气生物滤池(BAF)、SPB、水解-好氧工艺、厌氧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等。

CCAS工艺,即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这种工艺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处理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SBR工艺早于1914年即研究开发成功,但由于人工操作管理太烦琐、监测手段落后及曝气器易堵塞等问题而难以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推广应用。SBR工艺曾被普遍认为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进入60年代后,自动控制技术和监测技术有了飞速发展,新型不堵塞的微孔曝气器也研制成功,为广泛采用间歇式处理法创造了条件。1968年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合作开发了“采用间歇反应器体系的连续进水,周期排水,延时曝气好氧活性污泥工艺”。1986年美国国家环保局正式承认CCAS工艺属于革新代用技术(I/A),成为目前最先进的电脑控制的生物除磷、脱氮处理工艺。

CCAS工艺对污水预处理要求不高,只设间隙15mm的机械格栅和沉砂池。生物处理核心是CCAS反应池,除磷、脱氮、降解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功能均在该池内完成,出水可达标排放。经预处理的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池,在该区内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并一起从主、预反应区隔墙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0.03-0.05m/min)进入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内依照“曝气(Aeration)、闲置(Idle)、沉淀(Settle)、排水(Decant)”程序周期运行,使污水在“好氧-缺氧”的反复中完成去碳、脱氮,和在“好氧-厌氧”的反复中完成除磷。

CASS 工艺可以根据脱氮除磷效果的要求,将预反应区分成厌氧、缺氧两段。在工艺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污泥性状和除磷要求选择回流装置的开启。

CCAS工艺的独特结构和运行模式使其在工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1)建设费用低,CASS工艺较普通活性污泥法省去了初沉池、二沉池,工艺流程简洁,布局紧凑,一次建设费用低。

(2)运行费用省,CASS工艺由于曝气地周期性,池内溶解氧浓度是变化的,在每一周期开始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省运行费用。

(3)运行管理简单可靠,CASS工艺控制系统简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运行安全可靠,并且污泥产量少。

(4)曝气时,污水和污泥处于完全理想混合状态,保证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达95%。“好氧-缺氧”及“好氧-厌氧”的反复运行模式强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达80%以上,保证了出水指标合格。沉淀时,整个CCAS反应池处于完全理想沉淀状态,使出水悬浮物(SS)极低,低的SS值也保证了磷的去除效果。来源: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本文标签:废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