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与工艺特征

更新时间:2023-02-12 04:15:45作者:百科知识库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与工艺特征

曝气生物滤池(BAF-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也叫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SBAF-Submerg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是在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生物滤塔、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膜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被称为第三代生物滤池(The Third Generation Filter)(结构简图见图1)。国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研究,于八十年代末基本成型,后不断改进,并开发出多种形式。

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即需曝气、高过滤速度、截留悬浮物、需定期反冲洗等特点。其工艺原理为,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高活性的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高浓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以及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一般说来,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特征:

(1)用粒状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

(2)区别于一般生物滤池及生物滤塔,在去除BOD、氨氮时需进行曝气。

(3)高水力负荷、高容积负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

(4)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SS的双重功能,生物处理单元之后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

(5)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清洗滤池中截留的SS以及更新生物膜。

本文标签:废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