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与公用工程、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在新建、扩建或者改建中相互妨碍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2023-02-11
更新时间:2023-02-12 02:49:12作者:百科知识库
危险化学品硝酸胍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风险提示加热至150℃ 时分解并爆炸。
理化特性白色晶体粉末或颗粒。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苯、乙醚。分子量122.11,沸点212-217℃,低于沸点分解,相对密度(水=1)。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炸药、消毒剂、照相化学品等。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加热至150℃ 时分解并爆炸。
【活性反应】
强氧化剂,与硝基化合物和氯酸盐组成的混合物对振动和摩擦敏感并可能爆炸。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工作业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禁配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输送装置应有防止固体物料粘结器壁的技术保障措施,并应结合工艺特点和生产情况制定定期清扫的管理制度。严禁轴承设置在粉状危险物料中混药、输送等;输送螺旋和混药设备应有应急消防雨淋装置,输送螺旋和混药设备应选择有利于泄爆、清扫、应急处理的封闭方式。
采用湿法粉碎工艺时,应待物料全部浸湿后方可开机;当采用金属球和金属球磨筒方式进行粉碎时,宜用水或含水溶剂作为介质。粉碎混合加工过程中应设置自动导出静电的装置,出料时应将接料车和出料器用导线可靠连接并整体接地。
生产过程中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机械化作业应设置自动报警、自动停机、自动泄爆、自动雨淋等安全自控装置;自动化生产线的单机设备除有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外,在现场还应设置应急控制操作装置。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和废品应隔离存放、及时处理;内包装材料应统一回收存放在远离热源的场所,并及时销毁。
【操作安全】
(1)可能接触粉尘时,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2)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硝基化合物、氯酸盐等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生产过程中需用热媒加热或加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物料温升的作业点,均应设置温度检测仪器并采取温控措施。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2)应与硝基化合物、氯酸盐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存放时,应距加热器(包括暖气片)和热力管线300毫米以上。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曝晒和雨淋、、猛烈撞击、包装破损,不得倒置。严禁与硝基化合物、氯酸盐等同车混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3)拥有齐全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休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不要催吐。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脱去污染的衣着,接着再冲洗,就医。
【灭火方法】
灭火剂:用水灭火。禁止使用砂土、干粉灭火。
大火时,远距离用大量水灭火。消防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切勿开动已处于火场中的货船或车辆。筑堤收容消防废水。
如果在火场中有储罐、槽车或罐车,周围至少隔离800米;同时初始疏散距离也至少为800米。
【泄漏应急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泄漏区。大量泄漏: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清除。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25米。如果为大量泄漏,在初始隔离距离的基础上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动态的过程,下列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省一化工企业发生事故,事故导致29人死亡,并造成了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发生后A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安委会有关人员相继赶到现场。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某年7月13日7时,A省某央企一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事故导致37人死亡。8点30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接到事发央企的事故情况报告,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最
某年7月13日7时,A省某央企一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事故导致37人死亡。8时,A省级人民政府接到中央企业的事故情况报告。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A省人民政府最迟应在( )之前向国务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