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与公用工程、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在新建、扩建或者改建中相互妨碍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2023-02-11
更新时间:2023-02-11 23:16:07作者:百科知识库
经过几十年努力,上海四大水源地已形成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应系统,不直接从江河取水。上海供水能力达1137万m3/d,黄浦江水源水厂全部采用深度处理工艺,部分长江水源水厂也已完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2012年上海市供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但上海市供水水质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进一步提高,上海正积极推进长江水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经过“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供水将全部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供水水质进一步提高,供水更安全。
1上海市供水基本情况
至2014年底,上海市供水能力1137万m3/d,其中中心城区16家水厂,供水能力为791万m3/d,区县51家水厂,供水能力为346万m3/d,全市最高供水量达1045万m3/d。2015年底崇明将关闭20余家乡镇水厂,区县水厂将不到30家,全市水厂约45家。近十多年上海市关闭了100多家乡镇水厂,为安全供水、提高供水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上海市原水供应有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东风西沙水库与黄浦江上游四大水源地(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明年底基本建成),形成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水系统格局。今后上海市不直接从江河取水,全部取用水库水,一旦其中一个水源地发生重大水危险,可实行水源地联动互补,大大提高供水安全性。上海原先70%供水取用黄浦江水源,30%取用长江水源,而目前70%取用长江水源,30%取用黄浦江水源,原水水质有了很大提高。
2上海市供水深度处理进展情况
上海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深度处理工艺,1998年建成周家渡2万m3/d深度处理工艺,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才建成南市水厂70万m3/d和临江水厂60万m3/d深度处理工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出台大大加快了上海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的步伐,“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完成了取用黄浦江水源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改造。目前上海市深度处理水厂供水规模442万m3/d,占全市总供水能力的38.87%,其中中心城区深度处理256万m3/d,区县186万m3/d,取用长江水源深度处理供水能力166万m3/d,取用黄浦江水源深度处理供水能力276万m3/d。
3上海市供水水质情况
2014年中心城区供水水质情况:出厂水9项合格率100%;出厂水42项合格率100%;管网水7项合格率99.41%;出厂水64项合格率99.90%;综合合格率99.49%。区县五项合格率也均达到95%以上。
从以上数据分析,上海市供水水质已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考核要求,但上海市供水水质仍存在较多水质问题,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藻类严重
上海市地处长江、黄浦江下游,是一个水质型缺水城市,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很大,如长江镇江水污染、黄浦江上游死猪事件。虽然上海市近年来建成了四大水源地,不再直接从江湖取水,可避免突发污染事件对供水的威胁,但建库后藻类问题很严重。主要是长江和黄浦江总氮、总磷均很高,长江口总磷0.1~0.15mg/L,总氮2~3mg/L,黄浦江上游0.15~0.25mg/L,总氮2.5~3.5mg/L,属富营养水体,水库一年四季都存在藻类问题。春季以硅藻为主,夏秋季以蓝绿藻为主,藻数量在千万个/L至上亿个/L,藻类新陈代谢过程会产生致臭物质。
3.2消毒副产物偏高
虽然长江水源水质比黄浦江水源水质有很大提高,代表有机物的耗氧量CODMn基本在2~3mg/L,但夏天常规工艺的游离氯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明显偏高,相比深度处理工艺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要高出三分之二,说明水中小分子质量有机物含量仍较高。
3.3夏季铝偏高、超标
藻类生成过程需要大量二氧化碳,因而使水中碳酸盐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消耗,形成氢氧化钙,使pH升高,高时可达8.5~9.0。铝是两性物质,在弱碱性情况下铝有一定的溶解度,因而藻类是夏天铝偏高、超标的主要原因。
3.4激素、抗生素等有检出
最近几年社会广泛关注水中检出激素、抗生素,对供水安全存在忧患。对长江口水源水抗生素进行检测,目标抗生素5类13种,能检出3类8种,浓度均在十几ng/L,磺胺类检出率最高,氟甲矾霉素、激素类、双酚A检出率也很高,也均是几十ng/L。水源水中社会关注的激素、抗生素均有检出,但对供水风险很难判定,深度处理工艺对激素、抗生素去除效果较好。
4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水质比较
深度处理工艺臭和味指标合格率提高3.67%~8.18%(见表1)。
近几年,上海供水臭和味合格率较以往有较大幅度提高,主要是原水集中投加粉未活性炭,2013年青草沙水库集中投加粉末活性炭5000t左右,2014年青草沙水库藻类有所好转,但也投加粉末活性炭2000多t。
深度处理后氯仿要比常规处理工艺降低48.65%~53.73%(见表2)。
2013年和2014年深度处理比常规处理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降低57.54%~65.57%(见表3),主要是深度处理后小分子质量有机物有较大幅度降低,因而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也有较大幅度降低。
深度处理工艺使铝的合格率大大提高。深度处理工艺的生物活性炭上有大量生物菌,在大量繁殖新陈代谢过程中吸取大量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而大量二氧化碳使水中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盐,使pH大幅度下降,铝超标和偏高现象得到解决。
5制定上海市饮用水水质准则
上海市供水水质仍存在一定风险,为使上海市供水水质更安全,有必要制定上海市饮用水水质准则,并在准则的基础上再上升为地方标准。根据上海市水源特点和目前供水水质存在的问题,参考世界四大主要水质标准,在GB5749-2006的基础上制定上海市饮用水水质准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加强臭和味指标,致臭物质甲基异莰醇2、土臭素国标为参考值,准则考虑列入标准,臭和味合格率单独考核。
(2)双酚A国标为参考值,准则考虑列入标准。
(3)抗生素可以用总量考虑,准则考虑列入参考值。
(4)消毒副产物总量考虑限值比国标更严格。
(5)铝、锑、镉、乐果可参考国外标准,比国标更严格。
(6)总有机碳更能代表有机物,考虑列入准则。
(7)反映管网稳定性的指标亚硝酸盐也可作为管网水考核指标。
(8)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N-二甲基亚硝胺(NDMA)、2,4-二叔丁基苯酚,也可列入准则参考值。
6上海市供水深度处理改造工艺和进展
6.1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对微量有机物、臭和味的去除,国外主流采用的是臭氧-活性炭工艺,结合水源特点,运行参数和投加臭氧量均有较大变化。上海深度处理工艺主要采用前、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较大规模的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已有5年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黄浦江水源切换长江水源后深度处理工艺前、后臭氧投加量有较大变化,不同季节生物活性炭冲洗频率也有所变化。深度处理工艺活性炭在前池时必须选用上向流,活性炭在后池时可以选用下向流。如活性炭在前池选用下向流,会使冲洗频率增加,生物膜很难生长,大大降低有机物去除效果。
6.2上海市深度处理工艺进展
目前上海市供水能力约1100万m3/d,深度处理工艺约占40%,仍有60%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均取用长江水源)。上海正在制定“十三五”供水规划,已明确上海“十三五”启动长江水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十三五”要完成长江水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100万~200万m3/d,“十四五”要基本完成长江水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
“十三五”开始,上海新建水厂必须具备深度处理工艺。经过十多年努力,上海供水抗风险能力、供水安全性、供水水质一定会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