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活性污泥法运行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151-182问

更新时间:2023-02-11 23:10:00作者:百科知识库

活性污泥法运行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151-182问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日常运行管理中,常易出现污泥上浮、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产生大量泡沫等问题,今天为大家分享活性污泥法运行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151-182问。
问题151:
我厂是一市政污水厂,采用SBR工艺,日处理量为37000吨左右,进水COD=350mg/l;氨氮=1mg/l5左右;BOD=130mg/l;由于近期有企业偷排,PH高达9.5,致使活性污泥解体,出水COD=70mg/l,超过了60mg/l的标准,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PH过高的问题,及活性污泥是不是要重新培养?
回答:
无需培养,加大排泥即可。最好的对策是:1、解除进水PH高的源头影响;2、在生化池前调整PH在8.5以下。
问题152:
沉降比所显现的污泥絮凝体蓬松、边缘不清晰。沉降初期是成层沉降。好像是膨胀的现象吧?另外污泥沉降30分后上清液清澈、微黄。效果非常不错。正印证了膨胀这一点了吧?
回答:
1、如前说的,是否污泥丝状菌膨胀,可以显微镜确诊的。污泥絮凝体蓬松、边缘不清晰可以是污泥活性减低导致的,也可以是长期排泥不足(或惰性物质流入过多)所致。你的情况可以判断为膨胀初期。
2、上清液清澈,但却微黄,除了进水原因(印染废水等)导致的上清液微黄外,最有可能的是污泥的老化解絮溶解所致。
3、综合以上,可以超污泥老化加膨胀的角度去理解目前的运行状态。
问题153:
我厂是一市政污水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进水COD=200mg/l;氨氮=60mg/l左右;BOD=120mg/l;这样的碳氮比例是否会造成污泥膨胀。请教老师?我指的是丝状菌膨胀。生化池溶解氧控制为“推流式中间廊道为2~3个,出水廊道为1左右。所做污泥沉降比5分钟数值较高,30分钟时则正常。5分钟沉降较慢,絮凝体蓬松、边缘不太清晰、上清稍显浑浊、上清微黄、泥为黄褐色、上清液面飘有较多气泡与少量泥粒;30分钟时则压缩正常、上清较清;污泥指数在220左右;污泥浓度为2800毫克升。以上实验现象我怀疑时丝状菌导致。丝状菌已在生化池占主导。可生化性微生物处于劣势。镜鉴实验得出;原生动物不多、有少量的表壳类、泥松散;我想说的是以上情况是否可证明污泥已处于初始膨胀阶段?
回答:
1、直接有效的确定丝状菌是否膨胀,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
2、看了你的指标,还不能说是丝状菌膨胀,应该是污泥浓度控制过高导致的沉降比过程异常。
问题154:
印染的,废水是用深井处理的,污泥在进深井前还是正常的,但出了深井后就不下沉,80%以上都浮着.取样回来把量筒轻轻的摇一摇很快就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
出现这类情况,多半是你的污泥内夹杂了气泡。可能的原因是:1、曝气过度(可通过前后曝气强度、DO值判断)2、污泥出现反硝化(可通过碳氮比确认,另外,如果不处于缺氧状态,也不会发生导致污泥上浮的反硝化)。
问题155:
CASS工艺,市政污水,我测了一下铁含量,现在污泥中的全铁含量为千分之七(泥龄20天),BOD80mg/l,氨氮70mg/l,进水PH值6.5,这么高的铁含量对污泥是否有抑制作用?现在无法测量其他金属含量,这么高的铁离子进入工艺,还有高氨氮,会不会是因为有毒工业废水进入系统?比如酸洗废水。
回答:
1、硝化反应对PH要求高,如果好氧池PH6.5的话是不行的,需要在前段调整到至少7.0以上。
2、铁含量尚不会对你的系统造成大的影响,你主要是碳氮比失衡,处理氨氮压力比较大。
问题156:
我厂用的是改良型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进水COD200mg/l,氨氮25mg/l左右,MLSS2000mg/l左右,SVI110,溶解氧充足,二沉池污泥有大量污泥悬浮在水中,但出水水质很好,什么原因呢?
回答:
氧化沟虽然支持低负荷运转,但是,低负荷运转的话,必然会出现污泥老化解体导致的出水有悬浮颗粒。你的情况就是这种情况,出水水质好是因为你的进水负荷不高的缘故。也就是去除率并不高的。
问题157:
我这里CASS工艺最近进水出现异常,颜色发黄。BOD80mg/l左右氨氮50-70mg/l。现在活性污泥处理效果低下,无后生动物。现工艺参数如下:DO:2.5-3mg/l污泥浓度:2500mg/l回流比:15%周期进水占池容的15%周期曝气:80min出水不好COD氨氮均超标曝气池水也是黄色的。请三丰老师给个调整建议,最好是不添加营养盐和稀释进水,我这里不具备条件。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回答:
1、如果是进水原因导致的系统恶化,自然对进水进行调整时最好的方法,一般来说,这个比较难做到。你的进水应该是工业废水,如果是难降解的工业废水,还是要延长处理时间,也就是延长曝气时间。
2、就你说的,没有后生动物,那也是正常的,但是没有原生动物的话,则可能是你的进水具有毒性,导致微生物或者说活性污泥抑制,这样的话处理效率会减低,出水也会混住发黄。
3、进水有机物浓度并不高,应该可以达标排放的,你说到的超标,可以看看出水SS是否过高,如果不高的话,则要考虑如前说到的进水导致污泥活性受到抑制了。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加大排泥,提到污泥的对数增长期,以期快速置换抑制污泥。
问题158:
市政污水CASS工艺,现在运行中污泥基本不生长,非常头疼工艺参数如下:池容7500立方,周期进水1200立,进水COD200-300mg/l,氨氮20-40mg/l,周期运行蓄水到位后曝气1小时,主曝气区DO0.8mg/l,30分钟沉降比25%,回流比37%,之前污泥浓度3000mg/l,污泥不生长,一排就降不排也不长,泥龄已经达到50天。最近想把泥龄控制到17-20天但是按周期排泥计算后污泥浓度降的厉害5天后还剩2500mg/l。(排泥泵流量110立方/小时,周期排泥15分钟排泥浓度12000mg/l)。还有个不利条件就是闲置期很长,单池每天只能运行4个周期。求助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
回答:
1、我想污泥长不长,不是关键,而是你的出水COD和氨氮是否达标的问题。个2、人觉得你的进水有机物浓度不高,加之污泥龄太长了,完全可以提高排泥,减低污泥浓度的。
问题159:
单位氧化沟重新启动,想从临单位拉回活性污泥来启动(临单位是制药废水),我单位生产淀粉糖,企业重投产,现无废水,我打算用库里的废淀粉来投加培养,但感觉淀粉可溶性不是很好。不知可用吗?
回答:
1、简单来说,淀粉不太容易直接被微生物吸收。培菌是还需要补充其他营养物质的。接种自然没有问题(也要看看有无丝状菌膨胀)。
2、但是不是同一类废水的话。其污泥种类会有些不同,说你你接种后,活性污泥会被选择性淘汰。
3、比较重要的是你的原水什么时候可以提供,水量和污泥量的比例等。
问题160:
A2O工艺,10W吨生活污水,PAC加到曝气池出口处,会对TP的去除有提高的效果吗?我们以前是加到滤池,但是TP去除效果一直不理想,现在改到曝气池出口处,药量变成以前的两倍,0.5吨/一天,高压锅坏了,没办法测出TP,但是,污泥脱水效果变差,带机的进泥量只能开到以前的2/3,40立方米/小时,是不是因为,PAC在二沉池,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
回答:
1、不建议你这么做,对活性污泥的絮凝会造成影响,提高了沉降性,之后同样的排泥量,浓度变高,自然你脱泥困难。
2、长期过量投加的话,活性污泥活性会降低,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自然也会降低。
问题161:
我厂主要处理生活污水,进水BOD在150mg/l左右,进入六月份以来池内污泥污泥浓度持续下降,由原来的4g/L左右至现在的2g/L,且污泥沉降比也由原来的30%降至10%,出水水质出现了波动。在6月9日,我开始减少排泥量,可是污泥浓度至今未出现增长的趋势,沉降比依旧维持在10%。做镜检中,发现有大量的轮虫。请问,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池内溶解氧在3mg/L左右,沉降上清液浑浊,沉降污泥压缩紧密。请问三丰老师我该如何来调整运行工艺。这是污泥老化吗?
回答:
1、按理说,你的污泥减少后,污泥老化太严重的。但从你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污泥老化现象的。
2、请确认下最近1.5个月的进水有机物浓度变化情况,是否出现了进水有机物浓度降低呢?或者较多的雨水进入系统,导致进水浓度被稀释。
3、另外,也要看一下是否发生了污泥沉淀于生化池,主要是搅拌情况的确认。
4、DO方面,总曝气量最近是否有增加呢?也请确认下,如果出水DO能在3以上,建议适当降低DO到2即可。
问题162:
关于污泥老化和污泥膨胀二者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二者会同时发生吗?1、污泥老化严重时或者不严重时会不会导致污泥膨胀;2、膨胀严重时,本身丝状菌疯长,会不会菌胶团老化流失,表现不明显呢?
回答:
1、两者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决定性的关系。通常污泥膨胀严重时不会出现污泥老化现象。
2、污泥老化不是丝状菌膨胀的决定因素。
3、即已流失,老化自然被修复。
问题163:
今天遇到个情况:近段时间好氧MLSS3500mg/l左右,而且污泥中含有一些黑色颗粒,好氧整体DO也偏低,所以我加大了排泥,排了几天后,MLSS飞速下降,出水COD短时间内降低了40,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但今天,COD又升回去了,而且MLSS2600mg/l,DO还是那水平,前面7个池子低于1,最后出水DO3~4mg/l,出水污泥色深,而且出水偏浑浊。让我想不通的是:风机没变,MLSS下降这么快,(SV30也跟着下降了,排泥前SVI值72%,排泥后88%,基本处于压缩状态),但DO为什么没见回升呢。今天出水污泥镜检发现这样一种微生物,以前没见过,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微孔曝气方式。
回答:
1、你DO是否回升,首先分析是要确保你的检测值是正确的,否则后续分析无意义。溶解氧的消耗与微生物的活动有关,即分解有机物需要消耗溶解氧,微生物维持正常活动需要消耗溶解氧。
2、生化池首端溶解氧低是正常的,因为首端有进水,而进水中溶解氧是偏低的。后段溶解氧高是水体被曝气时间长所致。
3、你所说的溶解氧在微生物量下降后为何不升高,需要判断是否进水浓度上升微生物在总量未增加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分解有机物而出现了溶解氧消耗并未随着微生物减少而减低呢?
4、你显微镜看到的微生物是累枝虫,属活性污泥类生物,说明水质良好。
问题164:
我们处理的是城镇生活污水2009年10月试运行因化验室仪器没到位没能够及时检测纪录到3月仪器才到,工艺流程:进水→集水井→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消毒池→出水设计日处理量1万m3/天采用罗茨鼓风暴气,设计进水COD300mg/l实际进水100左右有屠宰厂废水进入的话会高点,但也不会很高不超过200mg/l,可能被水稀释的缘故,出水COD有20mg/l,好的时候有10mg/l左右,进水氨氮总磷一直很低NH3-N进9.0mg/l出口3.5mg/l,TP进0.56mg/l出口0.32mg/l,.出水浊度控制在30mg/l以下。近段时间观察好氧池中的微生物发现很多钟虫,轮虫也发现但不是很多,还发现有些许个体很大肉眼可见0.3—0.9cm的白色虫体有可能是颤蚓,填料上的污泥有时成棕色,有时发黑,有时会有脱落。测好氧池SV30=3%左右。MLSS大约60mg/l里面的泥很少。二沉池池面有些许气泡冒出,气泡不是很大,会自动破开。在氨氮和总磷如此低的情况下生化池也就是好氧池到缺氧池的内回流是否可以适当关停?还有就是好氧池的污泥浓度那么低会是什么原因?二沉池面上的泡泡是什么原因引起?我们现在已经加大了排泥有点好转所以继续加大排泥看看以后情况。
回答:
1、不建议你彻底关掉内回流,可以逐渐减低回流量,如果出水没有大的波动则可以逐渐关闭。
2、污泥浓度低主要是你进水有机物过低所致,不过出水良好,所以也不必可以调整的,待进水浓度或水量加大时,会自动逐步提高的。
3、二沉池泡沫的话少量出现也是正常的,活性污泥活动时就会有气泡产生的,只不过在曝气池你看不到而已。
问题165:
生化池漂浮的浓黑泥沫并夹杂着褐色气泡,是怎么回事?还有如果生化池溶解氧过高的话,会对SV30产生什么影响?最近溶解氧过高,污泥沉降比降低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污泥水解了吗?
回答:
1、还是来自浓缩池的污泥导致的可能性大,因为该类污泥不会转变为活性污泥,不是解体流出就是成为浮渣。褐色气泡倒是你的活性污泥。
2、不是关键影响因素。可能的话就是活性污泥絮凝性减低,不利于压缩沉淀,导致SV偏高。
3、溶解氧不是SV变化的绝对因素,所以,要看看其他指标,比如污泥浓度,负荷等指标。
4、正常运行时,活性污泥不存在水解的概念。
问题166:
现在的负荷是0.08-0.09,低DO有利抑制丝状菌?不是以前的理论说低DO容易丝状菌膨胀吗?
回答:
低负荷情况下,丝状菌占优势。丝状菌对溶解氧要求也比菌胶团低。之前给你的困惑已修正,不要意思。低溶解氧不能抑制丝状菌,会使丝状菌占优势。
问题167:
我们厂是市政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量很小30吨/天。渗滤液超少,在11月到下年的3月份都没有渗滤液。调节池没水,污水水源供不上,所以在这期间只投加营养物到厌氧反应器,每天运行搅拌4个小时.而氧化池不管拉,放置拉4个月。现在4月份下雨,调节池储有污水拉,现在想重新培养污泥,不知道还能不能培养起来?渗滤液测得cod620mg/l,bod200mg/l,pH8,氨氮60mg/l,ss200mg/l.出水主要检测这些。进水8m3/小时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1、领导要把污泥培养起来,在现在的情况下,不打算接种污泥.不知道行不行,希望给点帮助。处理工艺:污水--调节池--厌氧反应器2个--污泥氧化池1个(带初沉池,100%回流)--二沉池--生物稳定塘(水葫芦处理)--排水。不排泥,也没污泥排,想保住污泥都难,进水底物太低。现在最主要把污泥培养起来,有什么办法呢?
回答:
(1)进水如此不均衡,我想以后还会发生设备闲置和再培养的问题。
(2)污泥培养方面,如果周边条件允许还是接种为好,毕竟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不低的。自培养耗时较长(1月以上)
(3)培养及运行过程中不要考虑污泥量的过高保持,一切根据F/M值来确定,根据您的F值,我想M值在800PPM左右即可。但低负荷运行,出水效果(特别是SS)会差一些。
问题168:
请您给解释一下:降低污泥浓度对于减少二沉池反硝化的原理?
回答:
二沉池缺氧状态导致反硝化,前也有人说到了要控制进二沉池水的溶解氧呢在曝气量一定的情况下,活性污泥浓度越低,进入二沉池后降低的溶解氧幅度越小。
问题169:
我们的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出水设计指标为一级B,为了能满足中水回用的生产要求,我们将生化池的一部分改造为A2O工艺,在好氧段加入生物膜填料,提高好氧段的降解效率.经过近3个月的试验运行,通过检测出水水质,COD、T-N、T-P的去除率效果很明显,处理效率远大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几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办法。1、当水量增大时,(原来为8万吨/日,增到9万吨/日)出水指标有明显变化,而且持续几天不好转。我分析的原因是,水量增大后,回流污泥没有进行补充,造成好氧段污泥浓度偏低,污泥负荷过大,曝气时间过短。如果是这样,是不是说明这个工艺抗冲击能力很差呢?以后再要增大水量,应该提前增大污泥回流量吗?2、由于我们的A2O是后改造的,所以没有自控能力。我认为,A2O工艺的自控参数应该是DO、MLSS、进水流量。但是,由于我们在好氧段加入了填料,曝气除了给水增加DO外,还有对填料进行搅拌的作用,所以曝气量一般都保持在使填料能够流动的状态,这样就不能根据反应条件来改变曝气量。MLSS我理解为污泥浓度,它是悬浮在水中固体物质的浓度,我们在检测的时候只能检测水中悬浮的,却不能检测填料的,所以我认为我们能检测到的MLSS只是实际数值的一部分,那么也不能通过MLSS来控制工艺。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工艺状态吗?我经常看到关于氧化还原电位法来判断反应状态,我们的工艺是否也可以参考呢?
回答:
1、出水指标在水量上升时,出现波动也很正常,原有的微生物适应了之前的进水环境,改变这个环境,微生物要有个适应过程稳定的话3周左右还是需要的。2、工艺控制参数选择,我想进出水指标对比也可,虽然反应时间慢些,但不受工艺不同而影响的。
3、再者,显微镜观察法也可作为较好的辅助参考,这些指标都不会因为工艺不同而变化过大的。
问题170:
我们厂为印染企业集中处理厂,由于春节期间,印染企业停产,我们厂几乎没有来水,生化系统如何保持其活性,在来年水量增大时能迅速启动。我们想的办法有投加大粪、淀粉等,是否可行?
回答:
1、印染废水不同于一般生活污水,处理难度较高。春节放假一周内,关系不大。保持适量曝气即可。
2、你投加的这些辅助底物,可以有利于节后恢复,但是不要投加过多,适当维持性的投入即可。一方面可以节约费用,更重要的是避免菌种优势改变,如果改变明显的话,节后出水会有波动或反复的。
问题171:
北方水厂正在调试a/a/o工艺。水厂工艺: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二沉-接触池。设计进水30000t/d,出水指标执行一级b。采用接种调试。前期cod进水500mg/l左右,出水能达到70mg/l左右,但沉降比80%多,污泥浓度3000mg/l多,但是进水量小,维持在8000-10000t/d,do3.5左右,回流比150%右。4月中旬水泵修复,进水量增加至20000t/d,cod出水很差150-200mg/l,沉降比仍然70-80%,污泥浓度1800mg/l左右,而且二沉池跑泥,回流比80-100%,do调整到2.0左右。现在排泥不是很正常,量很小。请问我们厂现在的问题是不是属于污泥过氧老化?我们现在调整曝气量的方法对不对?如果不是,请问是什么问题?对策是什么?
回答:
1、进水水量在没有过渡的情况下,直接增加一倍。对微生物会有冲击。正确做法是逐步提高进水量。
2、你目前已经造成了冲击,就维持住现有参数即可。等待微生物自动适应恢复,估计需要1周左右。期间适当减少回流和曝气量即可,排泥方面也请较之前缩减50%。
问题:172:
沉降比在进水量增加前后,为什么始终维持在70-80%,污泥发散,观察沉降比,发现沉降很慢。前期沉降高mlss还随之增加,水量大后,沉降比维持前期数值,但是mlss降低。请问是什么原因呢?2、水量增加已经有一周时间,最近cod去除还可以,能达到70左右,但是二沉出水浑浊,有细小絮状颗类随水流出,请问是什么原因?3、我们有两座生化池,两座生化池进水略有不均,为什么两池溶解氧也会有差异?4、我们每天除泥量很小,因为设备和构筑物原因,每天排泥量在15m3左右,而且还不能保证连续,我们两座生化池池容在16700m3,按照目前mlss1800mg/l左右,是不是泥龄有点长?
答:
1、原来沉降比70~80%也是不正常的,多半是污泥膨胀,请显微镜看看是否如此,如果是丝状菌膨胀,那么沉降比就和活性污泥浓度关系不大了
2、出水浑浊与进水负荷升高有关,过一段时间污泥浓度修正到位就会好转了
3、溶解氧差异与曝气效果、活性污泥浓度,污泥性状有关,可以看看问题具体在那里
4、排泥是必需的,否则处理效果不会达到很高的水平。现在排得太少了
问题:173:
刚刚做的沉降比,60左右,上清液很清澈,没有杂质。2、我们现在调整方案是减少曝气时间(约2小时),减少风量,不知道措施对不对?3、为什么我们污泥一直呈发散、絮状?4、我们现在没有镜捡条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确定是不是丝状菌膨胀?5、如果不是膨胀,是不是我们前期过氧造成解体?
答:
如果食微比不高(低于0.2),SVI大于200的话,基本可以断定是污泥膨胀(轻度)。
问题174:
污水厂用的是百乐克工艺,近十天污泥量从3下降到1左右,沉降比从300下降到130左右,而出水还很稳定,在80左右,进水量基本正常,请问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做?
回答:
1、如果不是排泥异常,就看看是否活性污泥有在死角沉淀呢。
2、另外是否由于污泥老化导致污泥颗粒流出系统呢(看看出水SS是否有上升),也要看看是否曝气搅动不足,污泥有整体沉淀的可能。
问题175:
我们污水处理厂刚刚开始调试,但污泥脱水机房还没建好,至少还要3个月后才能投入使用,请问这种状况会不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活性污泥的培养?2、我们采用的是Carrousel2000型氧化沟工艺,如果缺氧段的ORP值为正数的300多的话这是因为出了什么状况?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其达到-100左右呢?
回答:
污泥脱水机脱水对象污泥是无机污泥和有机污泥。你需要核算一下,调试过程产生的污泥如何放置,如果超出储存的话,就必须脱水处理了。当然亦可以采取些临时措施,如污泥晒干场等。
问题176:
我是染整废水处理,工艺:溢流染色出水(已经清污分流)PH11左右,甚至13,-----调节池-----简单物化加酸调节、加聚铁初步处理,控制PH6---9,-----UASB-----缺氧池----活性污泥池------污泥沉淀池(每小时回流一次)------加药搅拌-------终沉池-----BAF----出水。请问工艺有什么问题?1.进水COD在600mg/l以下,基本上没有超过1000的,甚至200,UASB的出水COD老是在300---500mg/l,活性污泥池污泥沉淀后出水在120---180mg/l左右,加药(季铵盐类脱色剂和聚铝)后,COD:90左右,BAF基本没有效果。2.原水是蓝色的,咖啡色,藏青色,PH较高,加入硫酸调节PH后,就成红色的,色度很难祛除。特别是红色,活性污泥池出水老是有红色。
回答:
可能你的废水剩余COD部分已经很难经过生化系统处理了,所以效果不明显。色度方面,还是要物化段强化了,看看你的脱色剂投加浓度及搅拌时间等是否可以改进呢?找找最佳投药点看看。
问题177:
我们是个城市污水厂,今年8月份前,由于外管网工业废水的偷排漏排,导致进污水厂的浓度很高(COD一般在400—800mg/l,到周末达2000多mg/l),MLSS控制在4000—5000mg/l,观察曝气池SV30:沉降时有个清晰的泥水界面,并且上清液很清澈,30分钟后上清夜还是很清澈。可自8月份以来,环保局整顿工业废水的偷排,现在进污水厂的浓度低多了(COD只有80—200mg/l),MLSS控制的更低一点(3000mg/l),但鼓风曝气量听中控室值班人员并没有减少多少,与原来进水浓度高时差不多。这时观察曝气池SV30:沉降时没有了清晰的泥水界面,上清液弥漫着较大的、絮状的污泥,慢慢地往下沉,透过量筒看,整个沉降过程上清液一直弥漫着细细的东西,不清澈。到沉降完毕,上清液还是有那么多的细细的东西。沉降结果正常,一般为12—15.请问后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泥老化?过度曝气?
回答:
应该是污泥老化和过度曝气的相互作用结果。可以减少曝气,进一步降低污泥浓度看看。
问:请问SBR池如何判断停止爆气,我们有几个糖厂污水处理工程,用阀门排水有要注意问题吗?
回答:
曝气何时停止,如果是新投入的系统,厂家会有参考曝气时间的。保守点可以曝气4小时,看看出水,可以话,尝试逐渐减少曝气时间。你可以在日常运行中总结的。排水用阀门也是可以的,但要考虑到故障时如何紧急应对。
问题178:
实验室SBR工艺处理微污染生活污水,周期8小时,其中曝气6小时,出水进水各一小时。现在有污泥膨胀的趋势,沉降性差。请问有哪些解决方法?
回答:
1、丝状菌的存在和污泥沉降性差应该是因果关系。对策应该是控制丝状菌的膨胀。
2、你的水质成分单一,可能是主要原因,请调整水质成份看看,比如添加生活污水。
问题179:
我厂采用AAO工艺处理污水,但是最近好氧池处理效率不断下降,污泥沉降比只有10%不到,沉淀前的絮凝很慢,但是30分钟后上清液还算清。溶解氧在5-6mg/l之间,如果减少到2mg/l的时候,污泥又吹不起来。由于处理效率下降,我降低了进水负荷,同时投加面粉和尿素在好氧池里面。现在,怎么办?进水量是否应该加大到处理效率降低前?溶解氧控制多少为宜?需要投加甚么物质尽快提高污泥量?COD也就是200mg/l左右,但是以前更低,污泥沉降比还是15%左右,而且上清液比较清,出水COD也正常。我们设计是处理生活污水的,但是一直都混进工业水的。正常的时候每小时36方左右,现在把流量降到28左右。
回答:
1、好氧池负荷是多少呢,估计是太低了,所以,应该是增加进水浓度。
2、除了负荷原因外,如你所说的含有工业废水,如果有新的成分的话,可能对微生物产生冲击,也需要强化排泥的。可以先不要担心污泥浓度,适当恢复或加大排泥力度。
问题180:
,我厂采用的是CASS工艺,进水COD在260mg/l左右,近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污泥絮体偏大,SV30一直偏高达75%,MLSS在4000mg/l左右,在曝气频率与前段时间相同时DO一直上不去,曝气结束时在0.6mg/l左右,ORP最低达-130,出水COD在50mg/l左右,上清液较清SS较低,请问是什么原因?是丝状菌污泥膨胀吗(我厂显微镜暂不能用,所以无法判断)?前段时间我采取了措施提高了DO,加大排泥量但仍无效果,请问我该采取什么措施?污泥颜色有点发白,表面有点发毛.那结合水性或黏性污泥膨胀与丝状菌污泥膨胀表观上有什么区别呢?这几天SV持续上升已达80,请问我该采取什么措施,需要增加排泥量吗?结合水性或黏性污泥膨胀与丝状菌污泥膨胀表观上有什么区别呢?
回答:
1、污泥颜色如何呢?根据svi的话,有点污泥膨胀的可能,但是,你的污泥浓度比较高,加之絮体较大,所以,即使有膨胀污泥,程度也比较低。
2、若有照片,判断就比较容易了,丝状菌膨胀的絮体和正常污泥区别比较大,特别是沉降后的污泥,表面一层常常发白,而正常污泥颜色基本一致。
3、对策的话,主要是分析目前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进水是否变化,由此找出原因,才能施以对策。
4、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话,其程度远达不到丝状菌膨胀时的SVI值。就以SV30来说,在正常食微比情况下,SV30值不会超过70%,否则,基本可以断定为丝状菌污泥膨胀了。当然,有显微镜的话,就能非常直观易断定了。
问题181:
1、要制止污泥膨胀现象有什么建议,应该采取什么措施?2、一般情况下,工业废水,或者说是制药废水,CASS池工艺中,在设计过程中,CASS池的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理?3、CASS池的MLSS一般控制在什么水平比较合理?4、CASS池工艺在调试过程中,如果提搞负荷,应该按照怎么样的梯度来提高?
回答:
1、根据照片,我不觉得你的丝状菌有什么问题(只是轻微的膨胀,尚不会对系统产生太多的影响),可以看到是负荷高了。
2、污泥负荷的控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相似,在0.15左右。
3、污泥浓度控制根据负荷决定,通常在1000到2500之间比较稳定。
4、调试根据正常调试即可
5、改善对策:1)逐渐加大排泥(不要一下子排太多),代谢出MLSS里面的无效成分,保证新污泥的加快增长。2)适当降低曝气,有利于新污泥的快速增殖。
问题182:
做SV时发现污泥絮体上附着许多小气泡,导致一部分污泥沉不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
污泥黏度增高,导致气泡容易附着。常见的是丝状菌膨胀导致的。污泥老化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本文标签:废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