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电镀废水综合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

更新时间:2023-02-11 21:56:11作者:百科知识库

电镀废水综合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 以某线路板厂电镀废水综合处理的工程设计为实例,通过分析工程概况与工艺要求,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对含镍废水、有机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等不同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并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工程实际运行表明废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和回用,系统合理、有效、可靠,对电镀企业的废水处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复杂、不易净化、处理困难,导致水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根据目前水环境状况的分析,工业废水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电镀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也是高污染、高用水量的行业。如果其产生的废水未处理达标就排放,将对水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国内对电镀废水的治理虽然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相关的行业排放标准在2008年才出台。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这一环保主题之下电镀废水的处理和回用,重金属回收以及零排放工艺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不同的污水处理对象,不同的污水处理环境,将需要有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来处理。对于电镀废水,需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分质处理,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本文以某线路板厂电镀废水综合处理的工程设计为实例,通过分析工程概况与工艺要求,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对含镍废水、有机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等不同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并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
1.工程概况与工艺要求
该废水处理站为某线路板厂自建的污水处理站,该厂原在2006年建有100m3/d废水处理系统一套,现大部分指标不达标,需要进行彻底的改建。该厂主要进行线路板加工制造,进行镀镍、镀金、镀锡、OSP涂覆等工艺。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包含大量的铜、镍、锡,并含有极少量的金、银、氟、氰、有机物和有机络合物等。因有多种金属废水和有机废水排出,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
根据生产性质及工艺流程,电镀废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废水:含镍废水、有机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由统计资料显示,排放的废水量为500m3/d,系统的最大运行时间为20h/d。根据建设单位生产废水的预期排放情况,并结合工程经验,其进水水质情况分析如下表1所示。

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的二级标准,主要指标如表2所示。

排放指标为处理后混合排水的综合参数指标。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要求进行回用处理,使废水经处理后能够变废为宝,重新回用于生产及绿化,设计的回用率为60%。生产工艺对回用水存在电导率的要求,经处理后回用电导率需要基本达到生产纯水系统的水质指标,满足工艺要求,设计回用出水水质为:pH值=7~8;电阻率≥50kΩ.cm;电导率≤20μS/cm;有机物残量SS≤5mg/L。
2.工程设计
2.1设计要求
自废水流入废水处理站开始,到废水经处理后,排出废水处理站为止,其内部各组成部分,包括水处理工艺、土建、机械、电气等各项内容,均为设计范围。根据工艺要求,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废水进行分流处理;满足环保部门的要求,即处理后出水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排放;充分利用现用的设施及构筑物;结合实际,采用先进、高效、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以技术先进适用、生产操作简便、维护管理便捷为原则;技术经济性好,节省投资,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站场布局合理。
线路板电镀废水产生的水量及水质因产品的种类、生产能力、机组组成、工艺及操作水平等因素而异,上面所提出的水质及水量参数仅为普通情况下的估计量,可能会有所变动。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基本为金属离子、有机物及酸碱,适合分别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及生物法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废水处理系统主要为四种废水各自的处理系统,以及辅助的各种系统,包括污泥处置系统、化学药剂制备和投加系统等。
2.2工艺流程设计
2.2.1含镍废水处理
含镍的处理是本项目的关键所在,含镍废水主要来自化学镀镍生产工艺。在此类废水中,Na2S对铜(ρ(Cu2+)<0.3mg/L)的沉淀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但因NiS的溶度积较大,故对络合镍的沉淀则无多大作用(其出水中ρ(Ni2+)达到5mg/L,严重超标)。
本设计采用氧化法对含镍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投加强氧化剂破坏络合剂,运用酸化-氧化法进行综合处理[3-5]:即先调酸至pH=2~3、投加Fenton试剂(H2O2及FeSO4试剂)进行氧化、破坏络合剂,同时将化学镀镍过程中排出的还原剂次磷酸盐氧化成正磷酸盐,并且在酸性条件下,焦磷酸铜等络合物极易被破坏,破络后的废水再进行中和、混凝沉淀的方法进行处理,中和时,加入废水中的碱及Ca2+可与磷酸盐生成磷酸钙、羟基磷酸钙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磷酸盐的目的。
含镍废水单独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反硝化反应及进一步脱除COD,主要脱除使用硝酸带来的硝酸盐。含镍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2.2有机废水处理
有机废水主要是有机类清洗废水。有机废水的有机物浓度较高,仅采用物化处理工艺无法较彻底的降解所含的污染物,拟采用物化和生化结合的处理方式[6,7]。
首先将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污染物脱稳析出,可以形成沉淀的形式,将大量的污染物分离下来。经过沉淀后的有机废水依然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必须经过后续处理才能得到较彻底分降解。彻底分降解有机物需要利用生化系统进行处理:调节pH到中性,将废水先进行兼氧类的水解酸化反应,将废水中所含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降解的有机物,然后通过好氧系统,彻底的降解残留的有机物,使废水能够实现无污染的外排。拟采用的生化处理工艺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
水解酸化反应分为两个阶段:在水解阶段,部分固体物质降解为可溶的有机物,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在酸化阶段,碳水化合物降解为有机脂肪酸。水解酸化反应进行得较快,通常在2.5~5h之间即可进行完毕。同时缺氧反应可消化大量的有机污泥,降低剩余污泥量。经过该池,废水中的COD、BOD、SS被部分去除,残留的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提高,为后续的反应创造了优越的反应条件。
水解酸化是厌氧反应的前两个阶段,可避免完全厌氧的产甲烷等问题,而且对环境的要求较低,控制因素较少,比较容易实现。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的废水,废水的COD有所降解,去除的总量不是很多,剩余的COD依然较高。剩余COD的深度处理,通常采用好氧工艺进行处理,以彻底的去除有机污染物。
接触氧化工艺是一种在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广泛使用的工艺,具有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的优势。它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膜法处理,彻底的解决了活性污泥法容易产生污泥膨胀及运行管理复杂的缺点,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在氧化池内投加大量的填料,增加污泥浓度,减少了停留时间和水池容积。
有机废水处理后,直接排入pH回调池,其具体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2.2.3含氰废水处理
在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理时,含氰废水应分开单独收集,设计一个单独的处理系统,不应与其它线路板废水混合处理。含氰废水的处理工艺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碱性氯化法[8,9],本设计同样采用该法。碱性氯化法破氰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氧化为氰酸盐,称为“不完全氧化",反应式如下:

CN-与OCl-反应首先生成CNCl,CNCl水解成CNO-的反应速度取决于pH值、温度和有效氯的浓度。pH值、水温和有效氯的浓度越高则水解的速度越快,而且在酸性条件下CNCl极易挥发,因此操作时必须严格按制pH值。第二阶段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称为“完全氧化",反应式如下:
CNO-+3OCl-+H2O→2CO2+N2+3Cl-+2OH-
(3)
在破氰过程中,pH值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很大。当pH>10时,完成不完全氧化反应只需5min;pH<8.5时,则会产生有剧毒催泪的氯化氰气体。而完全氧化则相反,低pH值的反应速度较快。pH=7.5~8.0时,需用时10~15min;pH=9~9.5时,需用时30min;pH=2时,反应趋于停止。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pH值可分两个阶段调整。即第一阶段加碱,在维持pH>10的条件下加氯氧化;第二阶段加酸,在pH降到7.5~8.0时,继续加氯氧化。但也可调整pH=8.5~9,加氯氧化1h,使氰化物氧化为氮及二氧化碳。后一方法投氯量需增加10%~30%,操作管理简便。
含氰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2.2.4综合废水处理
综合废水中主要含有铜、镍离子污染物及少量的其他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处理方式采用重金属化学混凝沉淀法,在废水中添加NaOH,调整废水PH值,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物,再以沉淀分离的方式去除。由于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极细小,不易有效的沉淀分离,为了强化沉淀效果,需要投加混凝剂、助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去除金属离子的各步反应式如下:

2.2.5回用水处理
对经过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全部进行回用处理,并根据需要分别回用于普通工艺用水和工艺纯水,回用率为60%。剩余浓水回有机废水处理池再一并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500m3/d。反渗透系统的最大产水能力为300m3/d,设计运行时间20h/d。由于有脱盐要求,采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并前置超滤和保安过滤器保护RO膜。该系统主体为半透膜,表层有微孔,可分离去除污水中直径0.005~0.8μm的小分子、较大的离子微细物质,以保证达到回用水的要求。由于原水为废水处理后的出水,必须进行预处理。采用的主要预处理工艺为石英砂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悬浮物,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残留的有机物(COD)。
系统中还设置紫外线消毒装置,防止生物的生长,堵塞膜组件。超滤(UF)装置:主体为非对称性膜,表层有微孔。可分离去除污水中直径0.05~0.10μm的大分子、胶体、蛋白质等分子量大于500μm的微粒物质。过滤动力为膜两侧的静压差,操作压力0.1~0.5MPa。超滤膜本身的厚度很小,组成过滤单元的过滤面积很大,滤速稳定,过滤能力很强,过滤周期较长,可以满足本项目的要求。
反渗透出水经回用水池后提升到楼顶水池,回用于生产工艺。回用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2.3工艺流程总体说明
有机废水从集水池泵入酸化池,在pH=2~3和大流量空气搅拌气浮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油墨凝聚并浮于水面而去除,再流入中和池,调pH至7.5左右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利用生物的净化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得以净化。接触氧化池的排水进入清水池进行后续的处理,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泵入污泥浓缩池。
含氰废水自车间流入含氰集水井,调节水量、水质后,从集水井泵入一级破氰池,投加NaOH调节pH至11左右后,加入NaClO进行一级破氰反应,随后投加H2SO4调节pH至7左右后,加入NaClO进行二级破氰反应,彻底氧化氰化物。破氰后的废水进入综合废水的反应池进一步的沉淀处理。
综合废水自车间流入综合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用提升泵提升至反应池,调节pH到9.5左右,并随后进行混凝反应,经快混池和慢混池后,反应生成易沉大颗粒沉淀物,废水在综合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颗粒物沉入池底,经污泥输送泵抽入污泥池,再进行脱水处理。综合沉淀池上部清水流入pH调整池,在池内调整pH到中性,并作为后续处理的提升泵井,经二级提升泵提入石英砂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出水流入流量池及排放池达标排放。
沉淀池池底污泥均由污泥泵泵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上清返回综合调节池,浓缩污泥用空气隔膜泵泵入压滤机脱水,滤液返回调节池,泥饼打包积一定量后交由环保部门处理。污泥处理采用厢式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
3.结束语
电镀废水的处理是一项复杂但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在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研发新方法,以降低处理能耗、处理费用,提升处理效果,并能满足当今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号召的新工艺,必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工程对某线路板厂产生的含镍废水、有机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等不同的电镀废水进行分流,并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方法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实际运行表明废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废水经处理后,进一步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使废水经处理后能够变废为宝,重新回用于生产及绿化。该工程已经结束了调试工作并投入正式运行,运行效果良好,对电镀企业的废水处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文标签:废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