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爱占小便宜的不良后果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2-04 13:18:51作者:百科知识库
佛教寺庙的来历和发展。俗语曾称“天下名山僧占多”,说的是中国寺院数量之多。而且也都在名山胜景之上。“寺”这一个字,在中国古代本来是官府衙门的名称,可是,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便借为佛教寺院建筑的专门名称了。两于多年来修建的寺院建筑非常之多,恐怕要数以万计。
佛教寺庙的来历、佛教寺庙的发展、佛教寺庙的建筑布局和佛教寺庙的艺术作一简单的介绍,以便在介绍单座寺院之前,让读者对“寺”有一个了解。
一、佛教寺庙的来历
佛教寺庙,是专为供奉佛教圣像、圣物,僧侣礼佛念经,参禅打坐,生活居处,以及一般人等礼佛进香之所。因此,在中国原本没有这一建筑类型,它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才新出现的一种建筑类型。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古印度的二个小土国名叫悉达多·乔答摩的土子,创立了佛教,后来人们称他为佛祖释迎牟尼。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末,一般认为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但其时还未正式建立寺院。直到东汉水平十一年(68 ),才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立佛教寺庙,广泛传播佛教。当时由于印度高僧摩腾、竺法兰二人于永平十年(67),用自马驮经而来,并住在鸿护寺(国宾馆)里,所以把这一佛教寺庙起名为白马寺。这就是中国佛教寺庙的起源,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
二、佛教寺庙的发展
佛教寺庙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建筑了第一座洛阳白马寺开始,即与中国传统的官寺建筑相结合,采取了传统的木构建筑法式。其后随着佛教本身的逐渐中国化,佛教寺庙建筑也更加中国化了,已经完全变成了中国式的建筑形式。佛教寺院的发展过程,主要是由初期的以塔为主的寺院布置发展成为以殿堂院落为主的布局。在汉代、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寺庙的布局主要是以供奉佛诅释迎牟尼的舍利(火化后的舍利于和身骨)的佛塔为主的布局,以塔为主,塔在寺的中心位置的形式。自南北朝以后,隋、唐时期开始,逐渐与传统的四合院庭院布局相结合,形成了以供奉佛、菩萨像的殿堂庭院为主的形式。究其原因,乃是来自于帝土、官府或士民舍宫为寺、舍宅为寺的影响,以及传统建筑势力的强大影响。自唐朝以至明、清的佛教寺庙,也都是以殿堂院落为主的寺院。其间也有少数以塔为主的形式,但毕竟为数极少,不占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