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嗜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综合征

更新时间:2023-03-21 23:46:10作者:百科

嗜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嗜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趋化、吞噬和杀菌等功能发生缺陷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易伴各种形式的细菌感染。

粘附和趋化功能异常

嗜中性粒细胞 (PMN)执行吞噬和杀菌功能时,需先粘附于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壁,从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皮细胞之间钻出血管到达间质,向吞噬对象移动。粘附与趋化发生障碍的患者表现为经常发生化脓性感染,炎症过程持续较长,且易反复,炎症灶形成慢,对抗生素治疗反应不良等。粘附缺陷常见于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大量饮酒、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者、以及先天性的 PMN膜上缺乏具有粘附功能的一族糖蛋白( CD11/CD18复合物)的患者。趋化功能障碍分三类:

(1)体液性趋化因子缺乏,常见的有补体成分(特别是C3和C5)缺乏、免疫球蛋白缺乏。多见于新生儿、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遗传性体液趋化因子缺失的患者。

(2)体液中趋化因子灭活剂增多。常见于结节病、霍奇金氏病、结节性麻风、肾脏病等患者。烧伤病人的PMN于烧伤后5~15天出现趋化功能下降,这与血液中存在抑制趋化的物质有关。与 PMN释放特异性颗粒中内容物也可能有关。在此期间PMN内存在于嗜天青颗粒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水平不变,而存在于嗜天青颗粒和特异性颗粒二者之中的溶菌酶含量减少。

(3)PMN本身的缺陷。常见先天性肌动蛋白聚合异常,伪足不能正常伸展,微管集合不足和谢迪亚克—东二氏综合征等。已知在正常人有 80%PMN与IgG致敏的人红细胞形成玫瑰花(即红细胞粘附在PMN周围形成玫瑰花状),另20%不形成。前者的粘附性和趋化性均较后者强,这两种亚型细胞比例的改变将影响PMN 的粘附与趋化。有湿疹性和冷化脓性皮炎、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的病人,IgE水平很高者,其PMN趋化功能明显不足,机理尚不清楚,有报道高IgE病人PMN的C3b受体数低于常人。粘附与趋化功能的改变有时不同步,如严重烧伤的病人 PMN粘附性增强而趋化性减低。对粘附和趋化功能异常,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只有用左旋咪唑治疗高IgE综合征,可改善PMN趋化功能和减少感染的报道。

吞噬功能异常

吞噬分辨认和伪足聚合两个阶段。PMN 的Fc和C3b受体在辩认阶段起重要作用,经IgG(多为被吞噬物的抗体)和C3b调理的颗粒与PMN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使颗粒附着于 PMN表面。伪足聚合需要细胞葡萄糖经磷酸戊糖旁路代谢产生的能量,肌动蛋白联结成网并与肌球蛋白作用而完成。血液内有些物质有增强吞噬功能的作用,如来自IgG重链Fc片段CH2部分的四肽;特夫素(又名吞噬细胞增强激素),可使吞噬功能增强。PMN 吞噬功能不足的病人易发生反复的化脓性感染。见于先天性肌动蛋白功能障碍等先天性疾患;患有引起补体和抗体改变的一些疾病的患者;血中存在抑制吞噬物质的患者,如镰状细胞病、类风湿等;血糖高于200mg/dl的糖尿病患者,其 PMN吞噬功能受抑制,可能高浓度糖增加 PMN与其他颗粒表面的静电斥力,高渗透压也影响PMN的吞噬能力;有些病毒也具有直接损伤PMN吞噬作用的能力。对 PMN吞噬功能障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针对特殊病因进行适当纠正和补充。

杀菌功能缺陷

有以下几点:

(1)脱颗粒功能异常。PMN内的颗粒向吞噬空泡移动,是由微管系统的相互作用和收缩蛋白的参与完成的,机制尚不清楚。膜的溶解为一需能过程,与脂质过氧化和pH值减低有关。微管集合不足和膜的稳定性增高均可产生脱颗粒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稳定溶酶体膜影响脱颗粒,谢迪亚克—东二氏综合征的脱颗粒障碍则与微管集合障碍有关。

本综合征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至今已发现约 100例。循环血液的白细胞中有大颗粒为诊断的依据之一。表现为皮肤、上呼吸道、肺的反复感染;淋巴结病、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外周神经疾患(淋巴细胞浸润引起);部分皮肤和眼睛白化(黑素分布异常引起)等。其 PMN微管蛋白酪氨化比正常高 2~3倍。用维生素C和其他还原剂治疗,可使这一高酪氨化减低,感染减轻。另有用胆碱能制剂,一磷酸鸟苷(GMP)和维生素C进行治疗的报道。

(2)氧化代谢障碍。表现为吞噬时耗氧不增加或增加很少,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娛)和H2O2,故有杀菌(特别是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障碍,出现反复感染。如慢性肉芽肿病(简称 CGD)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迟发型超敏反应正常; PMN数目正常或偏高;PMN粘附、趋化和吞噬功能均正常,只是不产生呼吸爆发(吞噬细胞活化时出现的线粒体外耗氧急剧增加,同时产生超氧自由基的过程)。临床表现为反复、广泛的感染。病理有急性炎症所致的粟粒性脓肿和慢性炎症反应所致的肉芽肿,且由此而得名。本病患者的感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当感染危及生命时,输入粒细胞有一定效果。此病少见。CGD主要为PMN膜上的还原型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 (NADPH)氧化酶结构与功能存在遗传性缺陷所致。有一种遗传性缺陷为X-性联遗传,患者为男性,其母为缺陷基因携带者。这种病人的NADPH氧化酶的电子传递链中缺少细胞色素b-245;另一种遗传性缺陷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男女兼有。这种病人的NADPH氧化酶不缺少细胞色素b-245,但有一种与NADPH氧化酶活化密切有关的 47KD蛋白磷酸化障碍,因而使该酶不能行使接受并传递电子的功能。此外,严重的遗传性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不足(少于正常的5%)使氧化酶的作用底物严重缺乏,也会影响呼吸爆发的进行而有CGD的表现。后天获得性PMN呼吸爆发不足可见于严重创伤患者,其血清中可能存在抑制性物质,用 PMN化学发光(一种检测氧自由基的指标)可推断病人产生败血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