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2:10:08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败酱
名称出处:《本草图经》
概况异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
基源: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败酱、白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
原植物: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Trev.,又名黄花龙牙、土龙草(江苏),黄花苦菜(浙江),苦猪菜(江西),野黄花、野芹(北方各省、福建),败酱草(北方各省、福建、四川),黄花败酱(北方各省、湖南),假苦菜、臭艾、鸡肠风(广西),苦芺、野苦菜、鹿场(福建),野青菜、黄花香、豆豉菜(云南)。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Thunb.)Tuss.,又名毛败酱(《台湾植物志》),败酱(《浙江药用植物志》、《植物名实图考》、江西),胭脂麻(《中药大辞典》),苦斋草(广东),野苦斋(江西),败酱草、苦麻菜、豆渣菜(四川),土升麻、斑打甑、称杆升麻(贵州),萌菜(浙江)。
历史:败酱始载于《本经》,历代本草多有记载,陶宏景在《别录》记其“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暴干。”“其叶似豨莶,根形似柴胡,气如豆酱,故以为名。”《唐本草》注曰:“败酱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茛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本草图经》载败酱形同《唐本草》所述,而云其“作陈败豆酱气”。上述记载的形态与现今败酱植物相符,但各地所用败酱种类较复杂,尤其药方名“败酱草”,有多种不同科属的植物,参见附注和有关条目。《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的败酱还包括白花败酱,药名“攀倒甑”,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引《图经本草》载:“攀倒甑生宜州郊外,味苦,辛寒,主解利,风壅、热盛、烦渴、狂语。其茎叶如薄荷,一名接骨草,一名斑杖茎。按攀倒甑,湖南土呼攀刀峻,声之转也。形正似大叶薄荷,茎圆,枝微紫,对节生叶,梢头开小黄白花如粟米。”俚医云,“性凉能除瘴”与《图经本草》主治亦同,故也作败酱药用。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30cm。根状茎细长,横卧或斜生,节处生多数细根,有特殊的臭气。茎直立,节间长,黄绿色至黄棕色,有时淡紫色,被脱落性倒生白色粗毛,尤以节部为密,或几无毛。基生叶有长柄,长3~12cm,丛生,叶片卵形、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茎生叶对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宽卵形至披针形,常羽状深裂或全裂,具裂片5~11枚,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两侧裂片窄椭圆形至线形,近基者短小,先端渐尖,叶缘具粗大锯齿,两面被白色糙毛,或几无毛,上部叶渐变窄小,常仅3裂,顶端裂片较大。聚伞圆锥花序组成疏而大型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近方柱形,上方一侧被开展白色粗糙毛;花序分枝基部有一对线形总苞,甚小;花小,直径2~4mm;萼齿不明显;花冠钟形,黄色,花冠筒短,上部5裂,筒内具白色长柔毛;雄蕊4,稍超出或与花冠等长,子房下位,3室,只1室发育。瘦果长圆形,长3~4mm,具3棱,发育子室在2不育子室中央,稍隆起成上粗下细的棒槌状,能育子室略扁平,由背部向两侧延展成翅状,内含1椭圆形扁平种子。花期7~9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3卷.第1分册.图版21-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2100m的山坡林下、林缘和灌丛中以及路边、田埂边的草丛或半湿草地。分布很广,除宁夏、青海、新疆和海南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白花败酱与败酱主要区别为:茎密被白色倒生粗毛,或沿二叶柄相连的侧面具纵列倒生短粗伏毛;基生叶稍大,叶柄较叶片稍长;叶片卵形、宽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10cm,宽2~5cm,边缘具粗钝齿;茎生叶叶柄长1~3cm,与基生叶同形,上部叶较窄小,常不分裂,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花序梗密被长粗糙毛或仅二纵裂粗糙毛;总苞叶卵状披针形至线形;花萼小,萼齿5,浅波状或浅钝裂状,被短糙毛;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不等形,稍小。瘦果倒卵形,与宿存增大苞片贴生;果苞倒卵形、卵形至椭圆形,有时圆形,顶端钝圆,不分裂或微3裂,网脉明显,具主脉2条,极少有3条的。花期8~10月,果期9~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3卷.第1分册.19页.图版6∶1-7)生于海拔400~1500(~2000)m的山地林下、林缘或灌丛、草丛中。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附注 中药“败酱草”的同名异物品甚多,除上述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外,部分地区尚有以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大叶苣荬菜Sonchus asper Vill.;苦荬菜(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苦菜Ixeris chinensis Nakai;变色苦菜Ixeris versicolor DC.(I.chinensis Nakai sspversicolor Kitam.);苦碟子(抱茎苦荬菜)Ixeris souchifolia(Bunge)Hance;盘儿草lxeris denticulata(Houtt,)Stabb.[Paraixeris denticulata(Houtt.)Nakai];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台湾山莴苣Lactuca morii Hayata和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等有混作败酱草用者,均应注意鉴别。
生药栽培:败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深厚的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四川地区在9~10月种子变黄时采摘,收取种子播种;或贮藏至次年2~3月播种育苗。撒播和条播均可。每亩用种量2~2.5kg。播后覆土或盖草木灰,最后盖草,出苗时结合松土除草,揭去盖草和追施人畜粪水1次,苗高10~13cm时移栽。亦可在4~5月进行分株繁殖。移栽均在春季进行,按行株距各33cm穴栽,每穴栽苗2~3株,栽后须浇水定根,并注意除草与肥、水管理。栽2~3年后,根蔸衰老,须翻蔸另种。
采集: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药材产于四川、江西、福建等地。
鉴别:白花败酱根茎有节,上生须状细根。茎圆柱形,外表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纵向纹理,被有粗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或已脱落。全株有陈腐的豆酱气,味苦。以干燥、叶多、气浓、无泥沙杂草者为好。
化学性质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烷型皂甙:黄花败酱皂甙(Scabioside)A、B、C、D、E、F、G,败酱皂甙(Patrinoside)C、C1、D1,其甙元分别为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甙元,并含环烯醚萜甙:败酱皂甙(Patrinoside)、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β-谷甾醇、异戊酸[1]。根尚含挥发油,主要有α-,β-蒎烯、δ-榄香烯、胡椒烯、α-古芸烯、α-香柠烯、δ-毕澄茄烯、败酱烯(Patrinene)、异败酱烯等[2]。还有三萜甙类化合物3-O-α-L-Arabinopyra-nosylhederagenin28-o-β-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等[5]。近又从种子中分得抗病毒活性成分硫酸酯败酱甙(Sulfapatrinoside)Ⅰ、Ⅱ[3]。 白花败酱根及根茎含环烯醚萜甙、白花败酱甙(Villoside)、番木鳖甙(Loganin)、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槲皮素、山柰酚等,果枝含黑芥子甙,另含肌醇[1,4]。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98。
[2] 药学通报 1987;22(2):69。
[3] Chem Pharm Bull 1988;36(11):4269。
[4] 中草药 1984;15(1):4。
[5] Planta Med 1987;5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