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0:18:11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白屈菜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异名:雄黄草(《陕西中药志》),土黄连(黑龙江),山黄连(辽宁)。
基源: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带花的全草。白屈菜属全世界共5种,中国均产。
原植物:白屈菜Chelidomum majus L.,又名假黄连(《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断肠草(东北、河北),见肿消,小人血草、观音草(陕西)。
历史:《救荒本草》始载白屈菜,并附图,云:“白屈菜生田野中,苗高1、2尺,初作丛生,茎叶皆青白色,茎有毛刺,梢头分叉,上开四瓣黄花,叶似山芥菜叶,而花叉极大,又似漏芦叶,而色淡。”《植物名实图考》亦转载《救荒本草》文及图,经考证确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植株含棕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茎直立或斜生,分枝,被短柔毛或无毛。叶互生,具长柄;叶一~二回羽状分裂,裂片倒卵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齿,表面白色,背面粉白色,大小差异甚大,长5~15cm,宽3~10cm。花数朵排成伞形花序,花梗细,不等长;萼片2,椭圆形,长约5mm,无毛或疏生毛;花瓣4,黄色,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7~10mm,宽5~7mm;雄蕊多数,花丝细长;子房圆柱形,1室,由2心皮组成。蒴果,细圆柱形,长2~4cm,宽2~3mm。种子多数,卵形,长约1mm,暗褐色,表面具细纹和鸡冠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页 图173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1200m的荒地、山坡、山谷、林边草地、路旁、沟边或石隙中。分布于华北、东北及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江西。朝鲜、日本、中亚地区及欧洲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温暖气候,能耐寒,一般土壤都可栽种,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较好。用种子繁殖,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或春播,按行株距各27cm穴播,每亩用种量0.5kg。当苗高5~7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苗2~3株,栽后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4次,生长3~4年后需翻蔸另种。亦可于秋末春初分株繁殖。
采集:5~7月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阴干。药材产于中国东北、华北。
鉴别
性状:根圆锥状,多有分枝,密生须根。茎干瘪中空,表面黄绿色,被白粉,疏生柔毛。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一~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近对生,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绿色,具白色柔毛。花数朵,伞状排列;花瓣4片,卵圆形,黄色,雄蕊多数,雌蕊1。蒴果细圆柱形;种子多数,卵形,细小,黑色。气微,味微苦。以主根粗,茎叶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叶的上下表面疏生多细胞非腺毛,而以下表面叶脉处较多且长,由3~13个细胞组成,长150~1500μm,在裂片先端的叶缘表皮细胞,平周壁呈乳头状突起。茎(直径约3.2mrn)横切面:最外层为1列具波状角质层覆盖的表皮细胞,内侧有2层含叶绿素的下皮细胞,皮层细胞最外3~4层壁稍厚。维管束10个左右,环状排列,韧皮部外侧有韧皮纤维,韧皮部中散有细小的乳汁管;木质部由导管及薄壁细胞组成。髓大,中央多已中空。(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296)
理化:取样品粉末5g,用氨水湿润并拌匀,加氯仿50ml,浸泡过夜,滤过,氯仿液浓缩至2ml,作供试液(Ⅰ);氯仿滤过后的残渣,充分挥去溶剂,以甲醇浸泡过夜,再滤过,甲醇液浓缩至2ml,作供试液(Ⅱ)。将供试液点于硅胶G-0.5%NaOH板上,氯仿浸出部分(Ⅰ)以己烷-氯仿-甲醇(630.3)为展开剂,以白屈菜碱、四氢黄连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为对照。甲醇浸出部分(Ⅱ)以氯仿甲醇(9 1)为展开剂,以小檗碱、黄连碱为对照。展距10cm,置紫外光灯(254~365nm)下检视.再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96)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多种生物碱:白屈菜碱(Chelidonine)、原阿片碱(Protopine)、α-别隐品碱即β-高白屈菜碱(α-Allocryptopine)、α-高白屈菜碱(α-Homochelidon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甲氧基白屈菜红碱(Chelilutine)、6-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Methoxydihydrochelerythrine)、血根碱(Sanguinarine)、二氢血根碱(Dihydro Sanguinarine),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6Methoxydihy drosanguinarine)、白屈菜如宾碱(Chelirubine)、小檗碱、黄连碱、8-氧黄连碱(8-Oxocoptisine)、L-四氢黄连碱(L-Tetrahydrocoptisine)、dl-四氢黄连碱(dl-Tetrahydrocoptisine)、甲氧基白屈菜碱、氧化白屈菜碱、白屈菜胺碱(Chelidamine)、氧化血根碱(Oxysanguinarine)、紫堇沙明碱(Corysamine)、白屈菜定碱(Chelamidine)、白屈菜明碱(Chelamine)、斯帕亭碱(Sparteine)及隐品碱等[1~3]。白屈菜根中含木兰花碱(Magnoflorine)、氧化血根碱、二氢血根碱、二氢白屈菜红碱、二氢甲氧基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如宾碱、N-去甲基-9.10-二氢氧化血根碱等[4]。白屈菜的茎和叶主含白屈菜碱[5]。根含白屈菜碱0.2%~0.4%、原阿片碱0.04%~0.12%、α-别隐品碱0.01%~0.06%,其它生物碱含量很少或甚微。果实含有白屈菜碱、黄连碱等[6]。种子除含黄连碱外,还含有小檗碱和白屈菜红碱[7]。
[1] 中草药 1989;20(4):2。
[2] J Nat Prod 1984;47(1)∶20。
[3] J Nat Prod 1984;47(1)∶15。
[4] CA 1978;88∶ 71418v。
[5] CA 1989;111:228591q。
[6] CA 1986;105:76032u。
[7] CA 1985;103:5123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