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2:52:48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细辛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异名:小辛(《本草经集注》),细草(《吴普本草》),少辛(《纲目》),白细辛、华细辛(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基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辽细辛或细辛及汉城细辛的带根全草。
原植物:细辛的正品为: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Schrn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细辛A.sieboldii Miq及其变型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Nakai)C.Y.Cheng et C.S.Yang
历史:细辛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别录》谓:“细辛生华阴山谷”,陶弘景曰:“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苏颂谓:“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华阴者为真,”可见当时是以产陕西华山之阴的华细辛为贵。高丽产品指朝鲜药用细辛,就品种而言主要与中国东北所产的辽细辛相同,但也可能包括汉城细辛。又《证类本草》的华州细辛图和《纲目》的细辛图均与不着花的华细辛植株近似。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直径3mm,顶部分歧,下生多数细长的须根,手捻之有辛香。叶通常2,基生;叶柄长5~18cm,通常无毛;叶片卵状心形或近肾形,长4~9cm,宽5~13cm,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裂片长3~4cm,宽4~5cm,顶端圆形,上面绿色,脉上有短毛,下面淡绿色,被较密的毛。花单一,由两叶间抽出,紫棕色;花梗长3~5cm,开花时在近花被管处成直角弯曲,果期直立;花被管壶状杯形或半球形,直径约1cm,喉部稍缢缩,内壁有纵行脊皱约20条,花被片3,长约7mm,宽约9mm,由基部向外反折,贴于花被管上;雄蕊12,交错排列在子房中下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子房半下位或近上位,近球形,柱头着生于裂槽外侧。蒴果浆果状,半球形,直径约12mm,常于腐烂后破裂。种子椭圆状船形,有硬壳,灰褐色,长约3mm,宽约1.5mm,背面凸,腹面的边缘常向内卷成槽状,具黑色肉质附属物。花期5月,果期6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彩图2)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阴湿处,山沟腐殖质厚的湿润土壤中。分布于中国东北,辽宁有栽培。
细辛与辽细辛的主要区别在于:根茎较长,节间距离均匀。叶顶端渐尖,叶下面仅脉上有毛或被疏毛,花被片直立或平展,不反折。(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116页.图117)生于海拔1200~2100m的林下阴湿地。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四川。
汉城细辛与辽细辛、细辛的主要区别在于:叶下面通常密生较长的毛,叶柄有毛。生于林下阴湿地及沟底灌丛间。分布于辽宁和吉林两省东南部。辽宁有少量栽培。
生药栽培:宜阴凉湿润的气候,能耐寒,忌烈日。要求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用种子繁殖,在夏末秋初种子成熟时,采后及时播种;或将种子拌有湿砂贮藏。萌动时播种。按行距15cm开沟条播,薄覆细土或草木灰2~3cm,再盖草、浇水,每亩用种量4kg。细辛幼苗生长缓慢,生长到4年时再移栽定植,行株距各13cm,亦可在早春或初秋,挖出新鲜根茎,切成约4cm左右的小段,每段留芽1~2个,按行株距16×10cm穴栽,每穴栽2段,覆土、浇水。幼苗生长期需搭棚遮荫。栽种后注意拔草、松土、施追肥2~3次。开花初期用2%~3%过磷酸钙溶液根外追肥1~2次。病害菌核病,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并修整树冠增强光照。
采集:夏、秋季连根采挖,除去杂质及泥土,置阴凉通风处晾干。不宜日晒和水洗。辽细辛主产于吉林、辽宁及黑龙江三省东部地区。细辛主产于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山区。此外江西、浙江、安徽也产。
鉴别
性状:①辽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不规则圆柱形,有短分枝,长1~10cm.直径1~4mm,表面灰棕色,粗糙,环节明显,下部的节间较短,上部的节间较长。根细长,密生节上,长6~20cm,直径约1mm,表面灰黄色,常有微细的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有长柄,完整的叶卵状心形或近肾形,全缘,长4~9cm,宽5~13cm,表面淡绿色。有时可见花和果实,花通常皱缩,暗紫色,果实半球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辽细辛栽培品根茎分枝较多,长可达15cm,直径达6mm,根多而长,长可达40cm。 ②细辛外形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较长,达15cm,节间长度均匀。叶片较薄,心形,先端渐尖。香气及辛辣味较弱,而麻木的烧灼感较强。均以根多、色灰黄、叶色绿、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①辽细辛根横切面:表皮通常残存。外皮层有草酸钙小方晶和双晶,皮层含淀粉粒和油细胞,偶见草酸钙的小方晶。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通常三原型,稀二原型或四原型。(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119页.图118) 根茎横切面:表皮内侧有1~2列板状增厚的厚角组织。皮层含淀粉粒及油细胞,偶见散在的石细胞。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偶见纤维,木质部内侧有纤维,髓部有时可见石细胞。(图见同上.图119) 叶表面: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并具有类圆形油细胞,上表皮者直径32~48μm,下表皮者直径32~52μm。上表皮仅在叶脉上有1~4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长48~100μm,径32~40μm,下表皮脉上和脉间均有3~5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长60~140μm,径28~40μm。气孔指数13.96。栅表比2.9~3.1。(图见同上.第120页.图120) 根及根茎粉末:淡黄灰色。 1)根下皮表面观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下皮组织间布有黄色或无色的分泌细胞,有的含黄绿色颗粒状分泌物。根表皮细胞有时残存。 2)根茎表皮表面观细胞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隐约可见细长角质纹理。表皮组织间布有棕色分泌物,内含黄色颗粒状分泌物。 3)皮层薄壁细胞略长圆形,壁稍增厚,有的可见横长纹孔。分泌细胞形状与薄壁细胞相似,但壁甚薄,细胞中均含砂晶。 4)细小草酸钙砂晶主要存在于薄壁细胞及分泌细胞中,常偏集于细胞一侧。另有导管、淀粉粒、石细胞等。(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13页.图50) ②细辛根及根茎粉末:淡灰棕色。 1)根下皮表面观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平周壁偶见纹理,胞腔内常含草酸钙砂晶。下皮组织间布有分泌细胞,胞腔内常充满黄绿色或黄棕色分泌物。根表皮有时残存,棕色,细胞界限不清楚。 2)根茎表皮表面观细胞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垂周壁有的连珠状增厚,平周壁隐约可见细长角质纹理,表皮组织间布有分泌细胞,并有非腺毛脱落痕。 3)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长圆形或类长方形,有的可见横长纹孔,胞腔内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砂晶。分泌细胞形稍大,壁薄,有的含草酸钙砂晶,偶见方晶。 4)导管主为网纹、梯纹导管,有的导管内含黄棕色物。 5)淀粉粒众多,有单粒、复粒,复粒由2~15分粒组成。 6)石细胞(根茎)淡绿黄色或鲜黄色,纹孔较密,裂隙状,孔沟较粗,有的胞腔内含橙黄色物,壁厚者胞腔不明显。7)草酸钙砂晶细小,偶见方晶。(图见同上.第115页.图51)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取一定量挥发油,用乙醚稀释成1∶10的溶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1,8桉油素、甲基丁香酚、α-蒎烯为对照,以苯-乙酸乙酯(95∶5)为展开剂,展距17.3cm,喷1%香草醛浓硫酸试液,对照品和样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绿、黄棕和紫色斑点。(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123页.图123)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辽细辛含挥发油约3%,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其它有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1,8-按叶素、对聚伞花烯(p-Cym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龙脑、爱草(Estragol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细辛醚(Asar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优葛缕酮(Eucarvon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2-Isopropy1-5-methylanisole)[1,2]。
细辛含挥发油约2.75%,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约占50%)。其它成分有α-蒎烯、莰烯、β-蒎烯、月桂烯、香桧烯、柠檬烯、1,8-桉叶素、对聚伞花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龙脑、爱草脑、3,5-二甲氧基甲苯、黄樟醚、细辛醚、肉豆蔻醚、榄香脂素、萜品烯醇-4(Terpinen-4-ol)、α-松油醇、萘、正十五烷、科绕魏素(Croweacin)、细辛酮(Asarylketone)、优葛缕酮、l-细辛素(l-Ararinin)等[1]。
汉城细辛挥发油中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月桂烯、香桧烯、柠檬烯、1,8-桉叶素、对聚伞花烯、龙脑、优葛缕酮、α-松油醇、爱草脑、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乙酸龙脑酯、3,5-二甲氧基甲苯、黄樟醚、甲基丁香酚、细辛醚、肉豆蔻醚、榄香脂素、三甲氧基苯丙烯(Trimethoxyallylbenzene)Ⅰ、Ⅱ、Ⅲ[3]。
辽细辛(日本产)的根中含(±)-蒿-3-烯-2,5-二酮((±)-Car-3-ene-2,5-dione)、3,4,5-三甲氧基甲苯、2,3,5-三甲氧基甲苯[4]。
药材细辛中还含K、Na、Mg、Ca、Mn、Cu、Zn等元素[5]。
[1] 中药通报 1984;9(1):27。
[2] 药学通报 1981;16(2):53。
[3] 中药通报 1984;9(4):31。
[4] Chem Pharm Bull 1978;26(7):2284。
[5] 中草药 1985;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