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1:50:01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青蒿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草蒿(《本经》),黄花蒿(《纲目》),臭蒿(《日华子本草》),蒿(《蜀本草)),苦蒿(《贵州民间方药集》),黄蒿(《江苏植物药志》),干汗子(白族名),差芒、穷布(景颇族名),以夸耐(傈僳族名),拍卡、玻卡(纳西族名),爱白虽、棵希怀、爱兰、抓艾力、爱洗、爱美(壮族名)。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
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Artemisia wadei Edgew.;A.stewartii C.B.Clarke;A.chamomilla C.Winkl.),又名沙拉翁、莫林-沙里尔日(蒙名),康帕(维吾尔名),克朗(藏名)。
历史:青蒿入药,始见于公元前168年左右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本经》以草蒿为别名,列为下品。公元281~340年间,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疟疾,宋《圣济总录》,元《丹溪心法》,明《纲目》、《普济方》、直至清《温病条辨》等医籍都谈到用青蒿单味或复方治疗疟疾。另据《中国民族药志》:中国白族、景颇族、傈僳族、纳西族、壮族等民间也一直用青蒿治疟疾,可以说在中国民间青蒿治疟,一直沿用。
本世纪60~70年代.中国医药工作者通力协作,从中药宝库中发掘抗疟药青蒿,1972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抗疟新成分青蒿素(Artemisinin,haosu C15H22O5),根据化学反应、光谱数据和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证明青蒿素是一种具有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内酯(LIV),这种结构在人类抗疟药物化学史上属首创。青蒿素新颖的化学结构,以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具有良好的抗寄生虫作用,并有速效、高效、低毒和复燃率低,使用方便等优点,青蒿素类制剂,特别在治疗人脑型疟疾和抗氯喹原虫恶性疟方面,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使中国医药宝库大放异彩。
中药青蒿原植物,早在北宋时,沈括《梦溪笔谈》中就已提出:“青蒿~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经查青蒿原植物除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外,尚有用同属植物青蒿(邪蒿)A.caruifolia Buch.-Ham.ex Roxb.(A.apiacea Hance)。猪毛蒿A.scoparia Waldst.et Kitaib.。牡蒿A.japonica Thunb.。南牡蒿A.eriopoda Bge.或茵陈蒿A.capillaris Thunb.充作青蒿,以及《滇南本草》收载西南牡蒿A.parviflora Buch.-Ham.ex Roxb.为青蒿。吴其浚认为:“青蒿《本经》下品,与黄花蒿无异。”他的判断为近年中国学者通过本草考证,结合市场青蒿原植物调查,以植物分类学、植物化学分析、药理及临床验证等多方面的研究所证实,中药青蒿原植物即黄花蒿A.annua L.,因除黄花蒿外,上述充作青蒿的植物,和对近20种蒿属植物,经研究分析都不含青蒿素,临床亦无抗疟作用.青蒿抗疟的专属性,决定它们都不应视为中药正品青蒿。《中国药典1963年版》青蒿原植物收青蒿或黄花蒿,1977年版收黄花蒿或青蒿,1985年及1990年版只收黄花蒿。
形态: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味。茎单生,高50~150cm,红褐色,多分枝,无毛或幼时疏生短柔毛。茎中、下部叶柄长1~2cm,基部有半抱茎的假托叶,叶片宽卵形,长3~7cm,宽2~6cm,两面具白色腺点及细小凹点,3回栉齿状羽状深裂,边缘具栉齿状深裂齿;上部叶与苞片叶1回栉齿状深裂。头状花序球形,直径1.5~2.5mm,有短梗,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长卵形至宽卵形,边缘膜质;缘花雌性,10~18朵,花冠狭管状,2~3齿裂,花柱伸出花冠;中央两性花10~30朵,少数不孕.花冠管状,花药线形,顶端附属物长三角形,基部具短尖头。瘦果小,椭圆状卵形。花期8~9月,果期9~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30页.图647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500~3600m的山坡林缘、草原、干河谷及路旁荒地。中国各地广泛分布。也广布于北半球亚热带至温带地区。
生药采集:夏季开花前,选茎叶色青者,割取地上部分,阴干。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鉴别
性状:叶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均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长径18~80μm,叶脉上的表皮细胞窄长方形;不定式气孔微突出于表面。表面布满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为丁字形,其臂细胞横向延伸或在柄部着生处折成V字形,长240~816μm;柄细胞3~8个。腺毛呈椭圆形.常充满淡黄色挥发油,两个半圆形分泌细胞的排列方向一般与最终裂片的中脉平行。(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444页.图439)
理化:取样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于索氏提取器中回流3小时,提取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0.5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青蒿素为对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后,喷2%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青蒿素斑点由黄至绿至蓝。(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445页.图441)
加工炮制:鳖血制青蒿:取青蒿段,淋入用温水少许稀释的鳖血,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青蒿100kg,用活鳖200个取血。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全草含青蒿素(haosu,Arteannuin,Artemisinin)(1)[1~3]、青蒿甲素、乙素(haosu Ⅰ,Ⅱ)即青蒿素A,B(Arteannuin A,B)。曾报道过的青蒿素C现已证明与B为一物[3]。尚含青蒿酸甲酯、棕榈酸、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青蒿醇(Artemisinol)、艾黄素即蒿属素(Artemisetin)、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地上部分含东莨菪素、东莨菪甙(Scopolin)、酸橙酰胺乙酸酯(Aurantiamide acetate)、β-谷甾醇、豆甾醇、猫眼草黄素(Chrysosplenetin)、猫眼草醇D(Chrysosplenol D)、山柰黄素(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万寿菊素(Patuletin)、芸香甙、6-甲氧基山柰黄素、Casticin、Axillar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山柰黄素-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和万寿菊素-3-O-葡萄糖甙。[1,2,4]尚含万寿菊黄素-3-甲酯(Quercetagetin3-Me ether)、2′,4′,5-三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3′,5,7,8-四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和14个甲氧基化的黄酮成分[5]。叶含东莨菪素、青蒿素、表去氧青蒿素B(epi-Deoxyarteannuin B)和6,7-去氢青蒿酸(6,7-Dehydroartemisinic acid)[6,7]。挥发油主含茨烯、异蒿酮(Isoartemisia ketone)、1-樟脑、β-丁香烯、环氧丁香烯、β-蒎烯、杜松油烯、倍半萜醇、枯茗醇、蒿酮、l-β-乙酸蒿酯(l-β-Artemisia alcohol acetate)、苯酚、己醛、丁酸、β-香树脂醇乙酸酯、乙酸苯甲酯和d-2-甲丁酯[10,11]。
全草含多种糖甙酶[8]。开花期,所有部位的β-糖甙酶(β-Glucosidase)、β-半乳糖甙酶(β-Galactosidase)和过氧化酶均处于高峰。发芽期,酚类和葡萄糖甙类含量高[9]。
全草中尚分出二氢-表去氧青蒿素B(Dihydro-epideoxy-arteannuin B)(2)及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3-甲醚(3-甲氧基-5-十九烷基苯酚,5-Nonadecylresorcinol-3-O-methylether或Phenol-3-methoxy-5-nonadecyl)(3)[12]。 双氢青蒿素是将青蒿素用硼氢化钠还原而得的一个衍生物,其抗疟作用是青蒿素的4、8倍。其生物利用变远较青蒿素为优,片剂口服和栓剂经肛门给药宜用双氢青蒿素[13]。
[1] 科学通报 1977;22(3):142,中国科学 1980;23(3):380。
[2] 化学学报 1979;37(2):129,药学通报 1979;14(2):49。
[3] Natural Product Updates 1991;(12):12974。
[4] CA 1990;113:112533j。
[5] CA 1989;111:211917c。
[6] CA 1991;114:117935x。
[7] CA 1989;110:189374d。
[8] CA 1988;109:225381u。
[9] CA 1988;108:52916w。
[10]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374,375。
[11]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25;1127。
[12] J Nat Prod 1992;55(2):1756。
[13] 药学学报 1993;28(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