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社会主义商业流通费用

更新时间:2023-02-03 21:45:07作者:百科

社会主义商业流通费用

社会主义商业部门在组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内容

在国民经济中,商品流通费用分别由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支付,由生产部门支付的称推销费用,由商业部门支付的称商业费用。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流通的任务主要是由商业部门完成的,因此流通费用大部分是由商业部门支付的。这类流通费用主要有:

(1)商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2)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物资耗费,如固定资产折旧、包装用品损耗等;

(3)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支付的劳务报酬,如运费、邮电费等;

(4)商品在运输、保管、购销业务过程中的损耗;

(5)用于商业企业管理和核算等方面的费用。

性质

商品流通过程一方面是价值形态的转化;另一方面是商品实体的运动。与此相适应,商业部门支付的流通费用按其经济性质可分为两类:

(1)纯粹流通费用。指与商品价值形态转化有关的费用,即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和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而引起的费用。包括用于买卖商品有关的费用,如广告费、商情信息和咨询、联络费用;用于商业管理和核算方面的费用,如会计、统计和日常行政、办公费用等。这种费用虽是组织商品流通所必要的,但是它不增大商品的价值,只能从生产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凝结的价值中得到补偿。

(2)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有关的费用。包括商品的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包装费用、加工费用,以及分类、挑选、整理等费用。这些费用都是为了商品使用价值的最后完成或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以保存而支出的费用。投入这些过程的劳动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它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消耗的活劳动形成新的价值。这些费用是必要的追加费用,在合理的限度内,它增大商品的价值,并由此得到补偿。

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同资本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资本主义商业支付流通费用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社会主义商业支付流通费用是为了保证商品流通正常进行,以便促进生产、满足消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职工的工资体现的是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下商业职工的工资体现的是按劳分配关系。

降低流通费用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降低商业流通费用,具有重要的国民经济意义:

(1)节约流通费用是增加社会主义积累的重要途径。纯粹流通费用支出,是对剩余产品价值的一种扣除,节约这一部分费用就直接表现为社会主义积累的增加。生产性流通费用支出,虽然要追加到商品价值中去,但节约这一部分流通费用,可以为降低商品成本创造条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一部分费用的减少就会表现为企业利润的增加。

(2)降低商业流通费用,可以为降低商品价格创造一定的条件。流通费用是商品价格构成的重要因素,它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商品价格的高低。生产性流通费用支出的减少,意味着商品价值的降低,因而也就有可能相应地降低商品的销售价格。纯粹流通费用虽不增大商品的价值,但也是商品销售价格的一个构成部分,节约这一部分费用也是降低商品销售价格的条件之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节约商业流通费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共同任务。商业部门的业务经营活动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生产部门生产商品的品种、数量、规格、花色等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都会影响到商品的销售。如果商品不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就会造成积压,增加商品的储存和保管费用,并且会影响到商品流通速度和企业资金的周转。交通运输部门能否合理地组织商品运输,也直接影响到流通费用的高低。就商业部门来说,它所经营的商品购、销、存业务是否经济合理,也必然在流通费用上反映出来。因此,降低商业流通费用,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有关企业共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是节约流通费用必须是在扩大商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满足消费需要,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不顾商品流通的需要,该开支的不开支,也会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以致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