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21:41:53作者:百科
[拼音]:Tiantan
[外文]:Temple of Heaven
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在北京(明清)南城正门永定门内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其基地大约即元成宗时(1295~1307)所建天坛的旧址。
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神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为统治者所接受并加以改造和强化,延续很久。自然神中天最尊贵,其次为地,再次为社(国土)、稷(五谷)和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皇帝例于每年的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从东汉开始历代天坛都设在都城南郊,故史书记皇帝祭天常称之为“有事于南郊”。天坛的坛本身通常是圆形层台,所以又常称为圜丘。有的朝代也将天地合在一起祭祀。
北京天坛原在内城南郊,只是明嘉靖(1522~1566)年间在城南加筑外城,才包在城内。
明初建都南京时只在大祀殿里举行天地合祭。永乐十八年在北京今天坛祈年殿处建大祀殿,矩形,仍为合祭。嘉靖九年,在殿的正南轴线上建圜丘祭天,原大祀殿改建为三重檐圆形建筑,名大享殿,降为祈求丰年之所。同时在城外北、东、西三面分建地坛、朝日坛和夕月坛,实行天地分祭。大享殿平面圆形,大致和今祈年殿相近,但三檐颜色不一:上檐色青象征天,中檐色黄象征地,下檐色绿代表万物。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大享殿三檐都作青色,名祈年殿。又重建圜丘,尺寸比明代几乎扩大1倍,即今圜丘。乾隆时的祈年殿后被火焚,光绪十六年(1890)循旧制重建,遗存至今。
天坛基地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600米,占地面积约272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3倍多。有两重围墙,南面是方角,北面为圆角。内墙并不在外墙所围面积的正中而向东偏移。圜丘和祈年殿居南北轴线两端,其轴线也不在内墙所围面积正中,同样向东偏移。外重墙仅西墙开两座门,较南的门内有神乐署和牺牲所,较北的门是正门。由正门东行过内墙门后,道南为斋宫,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前一天斋戒居住的地方。再东行即至主体建筑轴线。圜丘在轴线南端,为3层白石圆台,四向设踏道,周围石栏,底层直径55米,总高5米许。台外有两层围墙,平面内圆外方,两重墙四正面都有白石棂星门。圜丘北为一院墙围绕的圆院,直径63米,院内北部正中为圆殿皇穹宇,是供放“昊天上帝”牌位的地方。殿前左右各一配殿。皇穹宇坐落在圆形石台上,单檐青色琉璃瓦攒尖顶,全高约20米,造型精美,内部藻井天花和彩画组成了瑰丽的向心图案。圆院外北面过成贞门是一条名为丹陛桥的大道,长约400米,宽30米,高出地面约4米。北端过券门和祈年门后是一方院,祈年殿在院中偏后,殿前左右有配殿。祈年殿平面圆形,三檐青色琉璃瓦攒尖顶,坐落在总高6米的3层白石台上,石台下径90米,殿直径24米,连石台总高38米。方院北连一封闭的小方院,院内皇乾殿用以存放神牌(见彩图)。
天坛建筑群所运用的全部艺术手法,都在于要突出“天”的肃穆崇高。天坛的大部分面积都是静穆苍劲的青松翠柏,森严隐邃,有很强的纪念性。纵轴向东偏移约200米,用意是为了加长从西门而来的距离,深化人从环境中获得的感受,渲染出远人近天、超凡入圣的氛围。
圜丘通体晶莹洁白,台上空无一物,象征着“天”的圣洁空灵。两重围墙都很低,仅高1米许,对比了坛的高大,而且不致遮挡人立台上四向瞭望的视线,感到境界辽阔,似已与天相近。墙上的8座石门和圜丘取得呼应,也打破了平整墙头的单调。
丹陛桥高出于左右林地之上,宽阔直平,大道上没有绿化,用意也同于圜丘。祈年殿院内也不见树木,白石台顶高出院外地面约10米,视野更为辽阔。青色屋顶与天空色调相近,圆顶攒尖,似已融入蓝天。这些都在于造成人天相近的感受。
在建筑的形式美处理上,天坛有很高的成就。皇穹宇圆院的封闭与圜丘的开朗适成对比,皇乾殿小方院与祈年殿之间也存在这种对比。祈年殿和皇穹宇一大一小,但都是圆殿青色攒尖顶,形象相近,居于轴线两端,遥相呼应,它们本身的比例权衡和尺度以及色彩都经过精心的推敲,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品。如祈年殿的3层石台,每层石栏望柱头呈放射对位,并与圆殿的12根外檐柱也取得对位。透过皇穹宇圆院的券门洞看皇穹宇和透过祈年门的柱枋看祈年殿都有十分完美的构图。
天坛还广泛运用了象征和联想的手法来隐喻主题。如建筑和院墙多用圆形平面,使人联想到天。又如使用某些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天属阳,圜丘就大量使用阳数(奇数)之极──9或9的倍数等,如台面围绕中心圆石铺石为9圈,每圈石数是9、18、27……等;3层石台各围以4段石栏,每段栏板数目由上至下为9、18、27;此外如台阶步数、各层石台的直径和高度也是如此。祈年殿为祈求丰年,广泛采用与农业节历有关的数字,如支承下檐的12根檐柱象征十二时辰,支承中檐的12根内柱象征十二月,这24柱又象征二十四节气,最内的 4根龙柱支承上檐,代表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