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21:32:20作者:百科
[拼音]:zhi ren yong
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三种道德规范和品德。智即知,指有智慧有知识;仁,主要指爱人;勇,指勇敢无畏。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中庸》一书发挥了这个思想,指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并称之为“三达德”,即三种最主要的道德规范和品德。在儒家看来,这三个道德规范不是平列的,其中仁是核心。孔子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知必须有仁才能保持,而且知的目的就是“利仁”。勇更不能离开仁,“仁者必有勇,勇则不必有仁”。后来,由于儒家愈来愈强调仁和礼的作用,知与勇的地位就每况愈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