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20:59:33作者:百科
[拼音]:Majiyaweili
[外文]:Niccolò Machiavelli (1469~1527)
一译马基雅弗利。意大利历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出身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1498年开始任佛罗伦萨共和国十人委员会秘书,后曾出使各国。1512年共和国被推翻,美第奇家族复辟后,曾一度被监禁,获释后从事写作;晚年又出任美第奇政府官职,1527年该政府被推翻后被逐,同年病死。
马基雅维利有关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论提图斯·李维乌斯的前十卷》和《君主论》(一译《霸术》)。他很少直接论述法律,但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西方法律思想具有重要影响。马基雅维利强烈要求统一意大利,反对罗马教会和贵族割据势力;他推崇共和政体,但又认为在当时政治条件下,只能实行君主专制。他将所著《君主论》一书献给佛罗伦萨统治者美第奇的洛伦佐(1449~1492),呼吁洛伦佐致力于意大利的统一,并着重论述了巩固君主统治的方法和权术。在中世纪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姑且不谈更早时期的思想家,就是从近代马基雅弗利、霍布斯、斯宾诺莎、博丹,以及近代的其他许多思想家谈起,权力都是作为法的基础的,因此,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所剩下的是独立地研究政治的主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68页)。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中,这种学说往往被称为具有国家主义、绝对主义的倾向,与孟德斯鸠、J.洛克等人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倾向不同。马基雅维利提出了被后世通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无道德论。他主张,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君主应当“为目的不择手段”,即可以采取各种残暴、奸诈、背信弃义、不顾道德的手段;他认为法律和武力是两种斗争手段,前者属于人,后者属于野兽,前者常有所不足,必须诉诸后者。他的政治、法律思想代表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在要求民族统一、反对神学方面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也暴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玩弄权术的阶级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