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白马非马

更新时间:2023-02-03 20:12:15作者:百科

白马非马

中国古代论辩学者公孙龙论述“白马”之名有异于“马”之名的一个逻辑命题。这一命题原是战国时齐国稷下辩士儿说最先提出的,但其史料没有保存下来。后来公孙龙力倡“白马非马”之说,在《公孙龙子》一书中专有《白马论》一文,对这一命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一些逻辑学者认为这一论证主要意思是:

(1)“马”这一名是只命形不命色的;“白马”这一名是既命形又命色的。但“马”之不命色并不是否定马有色,而只是强调“马”不取其确定的颜色,它实际上是包括各种颜色的。“白马”之命色,是专取其确定的白色的,可以不包括黄色、黑色等非白色。从逻辑上分析,“白马”与“马” 虽然具有马形的共性,却又有 “包括各色”与“仅指白色”的区别,这就从内涵上区别了“白马”和“马”这两个种属概念。

(2)“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即黄马与黑马都可以标作马,但不能标作白马,因此求马与求白马是不能等同的。即“马”中是包括黄、黑马的,“白马”中不包括黄、黑马,从而在外延上揭示了“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公孙龙还在《白马论》中指出,“马固有色,故有白马”,这就明确肯定了马中是包括白马的。由此表明,公孙龙从类的种属关系上,承认“白马是(包含于)马”这一常识命题,并确定“白马”与“马”的区别不是排斥和全异的关系,而是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

(3)根据公孙龙的分析,“非”在“白马非马”这一命题中只是作 “有异”、“不等同” 解,并不作“全异”、“不包含于”解。《迹府篇》也曾明确指出,公孙龙的 “白马非马”,即是“异白马于所谓马” 之意。因此,“白马非马”这一命题也明确揭示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但有些学者认为 “非”只是作 “不属于”或“全异于”解,“白马非马”就是指“白马不属于(全异于或不包含于)马”,因而是一个割裂个别与一般的诡辩命题。

参考文章

  • “白马非马”的著名命题,其错误在于__知识题库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的“白马非马说”属于__知识题库
  •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__知识题库
  • 先秦时期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论割裂了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题库
本文标签:白马非马  baimaf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