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无神论

更新时间:2023-02-03 19:15:44作者:百科

无神论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学的理论。无神论在理论上否定神,否定灵魂不朽和来世生活等宗教的基本信条,对宗教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历史上的无神论一般总是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反对传统宗教的精神束缚,讴歌人的尊严和自由,它与“启蒙思想”具有类似的性质和意义,无神论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家”的同义语。

无神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阶级斗争和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往往利用宗教势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要求变革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常常进行批判信仰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斗争,批判宗教神学常常是破除旧传统和旧制度的开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论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从理论上对神的有无以及灵魂的本性之类问题作出说明,却是哲学问题,而且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是无神论的有力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着无神论的发展。由于历史的不同阶段,阶级力量对比有强有弱,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无神论的理论形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况:有的态度鲜明,战斗性强;有的曲折隐蔽,甚至利用神学的语言作为掩护。

中国哲学史上的无神论

先秦时期出现了荀子、韩非等杰出的无神论者。荀子对作为传统宗教基石的天神崇拜和天命神学进行针锋相对的批判,把人格化的“天”改造为自然的天,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勘天”思想,公开反对“营巫祝,信祥”等世俗迷信。韩非发展了荀子的无神论,在否定鬼神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反对“神道设教”。东汉王充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批判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在唯物主义形神观基础上否定人死为鬼等宗教迷信。他建立了中国古代最为系统完整的无神论体系。南北朝的范缜深入细致地论证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唯物主义神灭论,对当时统治集团支持的佛教神不灭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宋代的张载,明代的王廷相,清代的王夫之、熊伯龙、王清任等都对宗教迷信展开批判,深化和发展了无神论思想。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派吸收西方的启蒙思想和自然科学,把反对宗教有神论和传统天命神学的斗争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革命联系起来,提出了只有先破教才能使众生平等及“革天”思想,表现了无神论的战斗传统,把中国的无神论发展到新的高度。

西方哲学史上的无神论

产生于古代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古希腊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传统宗教,提出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启蒙的无神论。他们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灭还原为物质本原的分合。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用人的理智代替神的意志,在对自然奥秘的解释中排除了奥林匹斯诸神的作用。这种具有启蒙意义的自然哲学启发人们去探索认识自然、理解人生的新路。不少思想家摆脱了对传统宗教的迷信,对神灵的本质、宗教的起源和作用进行理性的探讨。从古代希腊到古代罗马,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琉善等无神论思想家。伊壁鸠鲁被认为是西方“无神论之父”,马克思对他的无神论思想给予高度评价。

中世纪是基督教及其神学体系在上层建筑领域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无神论几乎不可能公开存在。但在一些反正统神学的泛神论中仍不时见到无神论的思想火花。9世纪的J.S.爱留根纳认为,上帝内在于世界,与自然界浑然一体。12世纪,木内的阿摩利把上帝视为万物的形式,迪南的戴维认为上帝是万物的原初物质和潜能。他们的观点实际上反对了基督教正统神学所主张的超自然上帝,因而被教会判为异端。有些学者把迪南的戴维的观点称为“唯物主义的泛神论”和“西欧中世纪第一个唯物主义学说”。

近代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其精神支柱──基督教神学的时候,通过各种形式走向无神论。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阶级力量对比的差异以及哲学、自然科学发展的不同情况,无神论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虽然并不涉及神的有无问题,但它强调人的价值,贬低神的地位,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把追求物质利益视为合乎人性。这些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有助于思想解放,为无神论的发展作了准备。16~17世纪,泛神论在欧洲有广泛的影响,这是一种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过渡的形式。G.布鲁诺把神视为内在于世界、给予万物以生机和秩序的世界灵魂,并根据N.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批判了神学目的论。B.斯宾诺莎用逻辑推理论证神就是自然、天命就是自然律,从根本上否定作为主宰世界的超自然上帝。他还用历史学、语言学的考证方法,对圣经进行了研究批判,开辟了圣经批判学,把无神论的理论批判与对宗教的具体研究结合起来。17世纪,以机械力学为中心的实验科学与原子唯物论相结合,发展为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和无神论。它用物质微粒的机械组合说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把上帝的作用排除于自然之外。T.霍布斯把这种世界观发展为明确的无神论。他否定非物质的精神实体,坚持只有一种以广延性为本质的物质实体,这就否定了神和灵魂之类的存在。在以后的欧洲,“霍布斯主义”成了无神论的同义词。17~18世纪在英国兴起了自然神论。这种宗教哲学对欧美产生了广泛影响,法国的伏尔泰、J.-J.卢梭等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自然神论者反对把宗教建立在神秘的“天启”和“神迹”之上,主张人类天赋的理性才是宗教的基础,企图用理性宗教去取代传统的天启宗教。他们一般也承认上帝存在和上帝创世说,但主张上帝创世之后就让世界按照合乎理性的自然规律自己运转而不再干预。这意味着把传统宗教奉为世界专制君主的上帝改造为拱默无为的立宪君主,政治上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特性。马克思说它是摆脱宗教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他们的思想家敢于对传统宗教和教会统治进行公开的反叛;自然科学新成就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克服泛神论和自然神论不彻底性的条件,使其发展成为战斗性的无神论。这一时期的无神论强调理性的尊严,反对信仰主义的精神奴役,对宗教的教义信条体系和神学世界观进行无情的批判。它公开而彻底地否定神的存在和灵魂不朽,对宗教的本质、起源和社会作用作了批判的考察,对教会的腐朽和僧侣的伪善进行深刻的揭露,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法国无神论的主要代表有J.O.de拉美特里、D.狄德罗、C.A.爱尔维修、P.-H.D.霍尔巴赫等。 霍尔巴赫的《自然的体系》一书有“无神论的圣经”之称。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则是理性主义的启蒙无神论。I.康德和G.W.F.黑格尔虽不是无神论者,但他们所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通过对宗教神学的理性考察,曲折地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政治批判,具有理性启蒙主义的性质。康德以不可知论,表示了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死、意志自由等宗教神学基本信条的怀疑,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J.G.费希特强调人的自由与独立性,认为人是自己的主宰,人类是真正的上帝;黑格尔则以唯理主义的“绝对理念”代替传统宗教的神,企图把宗教置于唯理哲学的支配之下。青年黑格尔派发挥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对基督教神学和基督教国家进行了有力批判。斯特劳斯和鲍威尔对福音故事和早期基督教史的批判研究,最后导致宗教是人为的创造这一无神论结论。L.费尔巴哈在德国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提出了人本主义无神论,对宗教的本质和起源作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他的结论是:宗教中关于上帝的一切属性和本质都是人性的异化,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这就彻底否定了上帝存在和宗教的神圣来源,把它还原为世俗基础。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无神论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无神论思潮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无产阶级的崛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传播,促使资产阶级求助宗教来麻醉人民。宗教加强了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特别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斗争。但是,各种无神论思潮仍不断出现。它们各有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政治倾向,从不同角度对神和宗教采取了怀疑、批判乃至否定的态度。

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达尔文进化论对宗教神学的强烈而持久的冲击,成为各种无神论思潮的推动力。各种具体科学把自然进化概念引入科学研究中,否定上帝创世及其对自然进程的干预。19世纪后期,宗教学独立成为一门人文学科。早期阶段,它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一般都用宗教自身的进化代替神的启示,用对宗教经验的心理分析取代神秘主义。

自然科学的宗教批判常常发展为哲学上的无神论。英国哲学家B.A.W.罗素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提供正当有效的知识,它不向上帝、灵魂不死之类信仰提供任何基础。宗教源于恐惧,宗教是恶,人类应当通过完满地支配生活的科学和学术而从一切恐惧中解放出来。罗素的无神论具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色彩。

现代西方的许多无神论思想都企图用人道来取代神道。1933年,J.杜威等美国著名哲学家发表《人道主义宣言》,把人道主义定义为“信仰人的最高价值及自我完善性”。人道主义无神论最激进的表现是萨特哲学。J.-P.萨特说,他的存在主义“不过是从彻底的无神论立场得出一切结论的一种尝试”。他认为,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就会取消人的自由。但人的自由是绝对的、不可让与的,因此上帝并不存在。人的自由是道德的源泉和基础,正是人创造了自己的价值与道德。不存在天堂的道德和价值的标准,并没有上帝。萨特把人本身当作主体,把神作为人的对立物而予以否定的人道主义无神论,在现代西方的无神论思潮中是颇有代表性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无神论和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无神论思想,在反对宗教、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认识自然、理解人生方面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它们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和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使它们都不能科学地说明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存在的社会根源,不能指出克服宗教的途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费尔巴哈关于人异化出宗教世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探索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他们发现,宗教作为颠倒的世界观,其产生的根源是在它后面有一个颠倒的世界,即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他们指出,单纯批判宗教不能克服宗教异化,只有进一步消灭产生宗教异化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条件才有可能克服宗教异化。于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对宗教的批判转向对政治、法和社会的批判,从理性主义的启蒙无神论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无神论。列宁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并据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一整套对待宗教的路线和政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是历史上各种无神论体系优秀成果的科学总结。

本文标签:无神论  wushen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