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8:58:42作者:百科
[拼音]:Zhongguo lidai huobi
[外文]:Chinese currencies in previous ages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历代政府发行的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自产生金属铸币以来,历代货币形式、种类、数量之多均为世所罕见,并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方货币文化,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等邻国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货币发展缓慢,很少重大变革。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下,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货币改革,开始具有现代形态,但始终未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货币的紊乱状态。
先秦货币中国货币以贝币为最早。商代原以天然海贝作货币,其中较普遍的是齿贝,学名货贝。后来由于真贝数量不够,就用各种仿制贝代替,有珧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等。东周以后,金属铸币开始流行,贝币逐渐失去货币资格。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货币形制各异,有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四大形式。早期的布币由农具“馎”演变而成,首可纳柄,称为“空首布”,因似铲状又称“铲布”。嗣后体型缩小,铸成平首,有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异形布等,流通以三晋地区为主。齐、燕、赵等国铸造刀币,系实用刀“削”转化而来,有尖首刀、齐刀、明刀、赵刀等,流通范围次于布币。圜钱为圆形货币,中有圆孔,起源于纺轮或璧环,多在秦、魏等国流通。战国晚期,秦国已出现方孔圜钱,燕国和齐国亦有铸造。蚁鼻钱是楚国货币,类似贝币形状,一般认为是铜贝的高级形态。此外,楚国还流通爰金,上钤方形印记,有郢爰、陈爰、鄟爰或卢金等,为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秦汉至隋货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秦代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铜钱圆型方孔,名称为“半两”,标准重量十二铢。方孔圆钱自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通货。西汉初期,钱币沿袭半两旧名,但实际重量逐步减轻。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始铸五铢钱,旋因各地自由铸造,大小轻重不一。元鼎四年(前113),政府专令上林三官(均输、辨铜、钟官)铸钱,禁止郡国铸造。实行统一铸造政策后的五铢钱,制作精整,轻重适宜;使用时间前后长达 700多年。西汉末王莽称帝期间(公元9~23)进行多次币制改革,采用刀、布、龟、贝等形制,均因无法推行而失败。东汉恢复铸造五铢钱,至献帝初平初年,董卓专权时坏五铢更铸小钱,恶劣不堪。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长期战乱与南北分裂过程中,货币流通混乱,不少地区以谷帛为币,五铢钱则常被用来整顿币制。当时铜钱开始以“文”计数,千文为“贯”,钱币名称也有所变化,出现年号钱。隋代继续铸造五铢钱,货币流通亦得到短暂的统一。
唐宋货币唐初沿用隋代旧钱。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钱,铸造“开元通宝”或读“开通元宝”,每十文重一两,量制改用两、钱、分、厘十进位法,铜钱不再使用重量名称,对中国古代衡法的改革影响深远,后世钱币以“通宝”或“元宝”为名蔚然成风。唐代虽然广用铜钱,但岭南用金银,内地则钱帛并用。五代十国时期,大额铸币盛行,铅、铁钱也大量使用,货币流通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宋代有些地区用铜钱,有些地区用铁钱,还有些地区铜铁兼用,随着白银货币性的不断加强,不仅民间用银增多,有时也被用来纳税。两宋年号钱甚多,铸造数量极为可观,钱文书法更是百花齐放,篆、隶、楷、行、草等应有尽有,各臻其妙。中国的纸币向以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发行的皮币为滥觞,但正式流通使用则在北宋初年。由于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体重值小,携带不便,商人发行“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仁宗天圣元年(1023)收归官办,后又将交子改为钱引,扩大流通地区。南宋最初行用关子,一度改为交子,而最通行的是会子。地方发行的纸币尚有川引、淮交、湖会等。理宗景定五年(1264),曾发行金银现钱关子,使用时间不长。
辽西夏金元货币辽代铸造铜钱数量不多,钱文均为汉字,制作比较粗糙,货币流通依赖宋钱的流入。西夏亦铸造钱币,分西夏文和汉文两类,以铜钱为主,间有铁钱。金代发行纸币早于铜钱,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因国内铜少,仿宋交子成法发行交钞,分大钞和小钞,流通以7年为限,到期纳旧换新。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取消7年厘革制度,改为无限期流通。章宗承安二年(1197)铸造承安宝货银锭,分1两至10两五等。金末纸币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从宣宗贞祐三年(1215)发行贞祐宝券,到哀宗天兴二年(1233)发行天兴宝会,尽管其间纸币屡次更名,但都因发行过滥而币值猛跌,以致万贯惟易一饼。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始发中统元宝交钞,后又发至元通行宝钞,以前者使用较久。至元三年(1266),所铸银锭镌有“元宝”二字,元称银锭为元宝,有元朝之宝涵义。元代实行纸币流通制度,铜钱铸造不多,有汉字钱和蒙文钱两类。
明清货币明洪武八年(1375)起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钱钞兼用。后因纸币流通受阻,至嘉靖年间又大铸铜钱。明代将官炉铜钱称为“制钱”,以示与流通中的旧朝钱和本朝的私炉钱相区别。明中叶白银上升为主要货币,制钱遂用于小额支付。清代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制钱正面为汉文,背面为满文。清初的铸钱体制比明晚叶更趋完善,铸造的制钱数量很大。白银的铸造形式不一,轻重不等。大锭一般重50两,作马蹄形,称为“元宝”、“宝银”或“马蹄银”;中锭重约10两,多作衡锤形,元宝形的称小元宝;小锭大体上呈馒头形,重1~5两左右;零碎的银子统称“碎银”,重量大抵在1两以下。由于各地衡法不一,白银成色高低不同,使用时不仅要经过秤量,而且要折合成纹银计算,十分不便。纹银并无实物,仅是全国通用银两的标准成色而已,是一种虚银两。外国银元自明末开始流入中国,至清中叶行用日广。因外国银元规格比较一致,可凭个数流通,使用比银两方便,作价常高于其实际含银量,所以道光年间(1821~1851)外国银元深入内地,形成银两与银元并用的局面。
近代货币鸦片战争后,随着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各大商埠银两名目价值的计值标准渐趋统一,如上海为规元、汉口为洋例、天津为行化、营口为炉营等。这些计值标准系按实际流通的银两折算而成,均属虚银两。有些城市还设公估局,专门从事鉴定宝银的成色和重量。经公估局批估的宝银,交易时不必再随时进行秤重和鉴色,从而化繁就简,便利商业往来。但公估局的批定只限当地生效,并不能改变银两制度的落后性。咸丰三年(1853),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两种纸币,同时铸造各种铜、铁、铅大钱,等级繁琐,轻重倒置,造成严重的通货贬值。同治(1862~1874)以后铸钱数量锐减,制钱流通走向没落。在西方货币制度影响下,广东于光绪十四至十五年间(1888~1889)用机器大量铸造“光绪元宝”银元,重库平七钱二分,币面图案为蟠龙,俗称“龙洋”。以后各省纷纷仿造,但重量、成色参差不齐,流通范围多限于本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又首先铸造铜元,以弥补流通中制钱的不足。每枚铜元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与传统的方孔钱不同,铜元中无方孔,俗称“铜板”。其后各省滥铸铜元,充斥市场,价格不断跌落。清末,鉴于外国银行在华擅发纸币获利甚丰,国内银行开始陆续发行各种钞票,其中以1898年发行的中国通商银行券为最早。各省官银钱号发行的制钱票、铜元票与银元票,多在辛亥革命前被淘汰。宣统二年(1910)颁布《币制则例》,规定国币单位为元,未及实施清王朝即覆灭。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国币仍以元为单位,并据以开铸袁世凯头像银元,流通颇广,渐有取代龙洋和外国银元的倾向,但银两制度的地位仍未动摇。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铸造孙中山头像银元,与袁头币同时流通。1933年废两改元,终于废除银两制度,实行以元为单位的银本位制度。然而当年铸造的银本位币(船洋)未达到统一银元的目的,货币流通的混乱现象依然如故。1935年11月,南京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中国又进入纸币流通时期。后因法币恶性膨胀,急剧贬值,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代替法币。金圆券比法币膨胀更快,不到十个月就形同废纸。1949年7月又在广州等地发行银元券,一开始就遭到人民拒用,迅速彻底崩溃。
革命根据地货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为了对敌斗争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发行独立自主的货币,有银元、铜币、纸币等。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发行的纸币通称“抗币”,其中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发行的纸币多称“边币”。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由分散渐趋统一,最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人民币为全国统一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