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8:50:54作者:百科
[拼音]:Xi’ou shangyong shuju tongxinwang
[外文]:commercial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est Europe
西欧和北欧各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商用数据通信试验网。按数据交换方式划分,西欧各国的网络可以分为分组交换和线路交换两种类型。从发展过程来看,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为主,一开始就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建立数据通信网;以德国、北欧 4国( 丹麦、挪威、芬兰、瑞典)为主,开始阶段主要采用线路交换方式建网。
网络类型(1)采用分组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网。以计算机终端和具有传输控制能力的终端用户为交换对象,将需要在通信网中传送的信息分割成一段段较短的信息单位并加上纠错和控制信息,按规定的格式排列成一个报文分组进行交换。分组交换方式适用于间断的、中小容量的数据传输交换。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于1973年开始研究分组交换网,1978年法国利用其研究成果建成了TRANSPAC网。英国1972年公布了实验性分组交换服务网EPSS。1977年开始试验性服务。西班牙也是建立分组交换网最早的国家之一。1971年西班牙国家电话公司建立的RETP开始试运行,开始也没有采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协议,后来按照此协议建立了TIDA网。
(2)采用线路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网。适用于连续的或大量的数据传输的交换。要完成一次数据传输,通常需要经过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拆线3 个阶段。德国最先开发线路交换网,1975年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S),为用户提供电报和线路交换数据服务。
北欧4国于1981年建立了北欧公用数据网NPDN,主要用于远程数据输入、批次处理、文件管理和会话型通信。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达64000比特/秒。
欧洲共同体1975年开始建立EURONET网,到1980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1984年底共同体将该网移交给各国邮电部门管理,从此EURONET已名存实亡。
标准化和互连建网初期,一些国家没有注意网络的标准化问题,引起了欧洲共同体的重视,现有欧洲各主要厂商均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开放式系统互连(OSI)协议来实现不同计算机型号和终端的连接,网络之间的接口则采用CCITT的X.75协议,德国和北欧4国也以此标准分别建立了DATEX.P和DATAPAK分组交换网,并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网络的互连。
这些商用网络的用户范围极广,包括工业、银行、财政、保险业、行政、商业、服务业及家庭等。以法国的TRANSPAC网为例,1985年有25000个用户,营业额为10亿法郎。1985年底,欧洲共同体有50多个联机情报服务中心和600 多个数据库与网络相连。欧洲各国的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互连,还可以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主要公用数据网相连。1983年中国建立了与意大利公用网ITAPAC相连的国际终端。
欧洲共同体正在致力发展综合宽频带通信技术,建立综合业务数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