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8:11:27作者:百科
[拼音]:zhuangju
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广西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东、田阳等县。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慢板类);采花、喜调(中板类);快喜调、高腔(快板类);哭调、寒调、诗调(散板类)等。伴奏乐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琴筒用木制成)、厚胡(又叫土胡,琴筒用泡桐木制成,比中胡短粗)、小三弦为主。剧目有《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百鸟衣》等。
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云、乐业等县。在当地民歌、唱诗和“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主要唱腔有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主要伴奏乐器有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剧目有《卜牙》、《侬智高》、《文龙与肖尼》、《牛郎》、《刘二打番鬼》等。
壮族师公戏流行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南宁等地。也称“壮师”、“调师”、“木脸戏”。清同治初年,贵县一带已有师公戏演唱,它与安徽的傩戏、广西桂北和江西的傩舞相类似,是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用壮语演唱,初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化妆表演,并有了戏装。主要唱腔有打水、行游、三光等,多为有帮腔的集曲,属曲牌联套体结构。主要用打击乐蜂鼓(以陶瓷做鼓身)、锣、钹和无膜笛伴奏,风格古朴。主要剧目有《莫一大王》、《顺知戽海》、《白马姑娘》等,多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
云南富宁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土族聚居的富宁县一带。原名“土剧”,在本民族的民歌、小调、歌舞基础上,受汉族地方戏曲的影响,逐步发展形成。按其所唱“衬腔”的不同,分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 4类。所谓衬腔,就是在每段唱词的开头或一句唱词的结尾,加上几个有声无义的引腔或拖腔。“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属于前一种,如“哎的呶啊──我名侬智高”,这种腔调就叫“哎的呶”;“咿嗬嗨”属于后一种,如“稻谷金黄就要收啊,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咿嗬嗨”1919年从广西传入,用汉族方言演唱,表演及音乐与云南花灯戏和广西彩调接近,流入富宁壮族地区后,被壮剧艺人吸收、融化,成为富宁壮剧的主要声腔之一。伴奏乐器有土锣、土鼓、铓、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剧目有《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等。
云南广南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脚色起唱都带“快哥来”(意即“哥快来”)三字,男脚色起唱都带“侬阿里”(意即“妹在哪里”)三字,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其曲调比较自由,可根据剧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变化发挥。此外,还有悲调(近似“皮簧”哭头、滚板)、小调等。伴奏乐器有胡琴(比京胡细长,琴筒用牛角制成)、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竹制小鼓)、大鼓、铓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剧目有根据壮族历史传说改编的《侬智高》,民间生活小戏《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移植汉族戏曲剧目《薛平贵》、《金纱帕》,以及新创作的现代戏《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壮剧过去都由半职业和业余班社演出,1958年以后,陆续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以及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