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7:54:31作者:百科
[拼音]:renkouxue fangfa
[外文]:demographic method
研究人口自身发展规律和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间内在本质联系的方法论,以及对其数量关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所运用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人口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科学的人口学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科学地揭示和阐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运动的规律,正确认识和分析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唯物辩证法则是探讨人口内在因素及其与社会经济等外在因素间的本质联系、防止形而上学和单纯数量分析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基本经济规律,为正确认识人口与经济这一核心关系提供了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研究人口发展前景,尤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口发展前景的基础。以这些方法论原则为指导,人口学研究还广泛地运用科学抽象法、历史比较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等许多具体的理论性研究方法。
人口学一般研究方法它是考察人口状况及其变化,探讨人口内在因素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而运用的各种统计、数理分析和社会研究方法的总称。客观、准确、全面地占有资料是人口学分析的前提条件。人口学研究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可能,采取了形式、特点各异的调查统计方法来搜集、整理资料。主要方法有:人口普查方法、遵循随机原则的人口抽样调查方法和连续记录人口事件的生命统计方法。为深入地研究一些专门问题,人口学也运用其他非全面性的调查方法,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等。还利用回顾性调查和跟踪调查等方法来适应纵向历史分析的要求。
同期人分析和同批人分析是人口学所特有的两种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同期人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人口现象或事件进行量的测度与描述,说明其发生的频率和水平。人口学中的绝大部分人口统计指标都属于同期人指标,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妇女平均生育年龄等等。而同批人分析则是对同时发生某一人口事件(如出生、结婚、生育)的一批人所进行的连续观察与分析。进一步考虑到实际同批人方法的局限性,人口学还发展、运用了假定同批人分析法。它的特点就是将某一时期人口群体所发生的人口事件作为同批人在各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应事件来看待。在人口学分析中有特殊作用的生命表、生育表和结婚表等就是按此方法编制的,人口净再生产率、平均世代间隔等专门指标也是在其基础上计算的。
适应于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多方面的需要,人口学广泛运用和迅速发展了各种数理分析方法。普遍利用数学算式及其方程来反映人口状态与变化,是人口学分析最通常的做法。其中,包括较为简单地说明人口状况或计算有关指标的各种人口公式,如人口平衡公式和年龄中位数算式等等;也包括相对复杂的描述人口动静态特征的各类基本方程,如推算人口出生数的积分方程、进行人口预测的矩阵方程,以及探讨妇女生育与替代过程的差分方程等。
旨在反映人口现象与结构并力图阐释人口运行机制的人口学模型,在人口学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依据不同的标准,人口学模型可有不同的分类和形式。根据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人口增长模型、人口再生产模型、人口迁移与分布模型、人口经济模型及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综合模型等。人口学模型既可以是连续型的,也可以是离散型的。各类模型的具体表达方式和特征也各不相同。其中如:人口增长模型主要是通过一些函数表达式来反映人口自身的发展趋势与规律,这些函数包括人口指数增长函数、逻辑斯蒂函数等;而将人口作为内在变量的宏观人口经济生态系统模型,则采取了联立方程式体系的形式。
在为数众多的人口学模型中,除了包括有大量的应用性模型(其中有不少经验模型)之外,也包括有部分理论模型。最典型的理论模型是反映人口内在逻辑关系的稳定人口模型与静止人口模型(后者是前者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的一个特例),它们对于表达人口内在特征与发展趋势有特殊意义,是进行人口再生产研究的有力分析工具。
针对经常出现的人口资料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人口学发展了间接估算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利用可获得的有关资料,依照人口要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经验模型,对所需的人口指标进行估算和评价。其中主要包括生育率间接估计法、死亡率间接估计法等。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推测的人口预测,也运用专门的推算、分析方法,如直接预测法、要素构成法等等。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应用,人口学研究开始陆续使用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技术。如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等新学科的兴起和发展,系统分析方法、优化方法、价值工程方法等在人口动态分析、人口规划与决策及人口实践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引入人口学分析,则使得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浩繁的模型运算工作变得更加准确、高效。仿真技术的运用,实现着对人口动态过程的宏观与微观模拟。同时,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人口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为加快人口学研究的步伐,推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还不断提出了各种利用现代数理分析方法构建的反映人口出生、死亡、婚姻和生育现象的新的人口动态模型。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建立更复杂的人口学模型和进行更困难的人口定量分析创造了更大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但这些研究方法未必一定能导致正确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只有当这些模型和数理分析方法真正反映了人口过程与人口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变化机制时,它们才是有效的和合理的。因此,运用有关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人口学分析时,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联系决定人口差异与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避免形式主义的单纯数量分析,作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人口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研究内容上与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有所交叉和兼容(尽管研究角度不同)。因而,它在具有众多特有的调查、统计、分析、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应用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常用的一些方法。例如,与统计学类似,人口学也广泛应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素构成分析(见因子分析)等方法;为获取所需资料,人口学还利用文献法(见文献研究)、典型调查法等社会学惯用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更是为包括人口学在内的现代科学研究所普遍采用。
人口学技术性方法指为有效地利用一般研究方法、更好地获得研究结果而运用的特殊实现方法和具体操作技术的总称。为进一步合理而有效地运用各种一般性研究方法进行人口学的调查、统计、分析,保证所得结果的可靠性,人口学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大量通用或专用的具体的操作、控制技术和方法。例如,在人口学的各类调查中,运用问卷、访问等诸种实施技术;在人口抽样调查中,采取分类抽样、机械抽样、整群抽样等不同的组织方法;在生命统计中则使用登记、汇总上报的形式等等。对人口资料的整理、汇总,也采用逐级整理与集中整理、手工汇总与机器汇总等多种组织实施方法。人口学的分析、研究更是广泛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多种技术性方法。其中,既有普遍适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标准化技术、聚类分析方法、图表手段等等,也有相对于某一研究方法的特殊操作技术和实现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人口学统计分析中日益深入运用,出现了许多专用的或通用的软件系统。它们的应用、推广及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推动现代计算技术在人口学研究中的普及和拓展,更有效地实现研究目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口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过程古代的中外思想家们关于人口数量多少、增长快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意义的考察极为关注,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对人口自身各要素的数量规律则很少注意。依据人口资料,利用科学方法探讨人口自身发展规律始于17世纪。1662年英国的J.格兰特发表了《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和政治的考察》一书。他通过建立第一个人口“生命表”,并分析人口性别比、死亡模式及发展趋势,开创了利用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人口数量发展规律的先例。此后,人们对人口资料及有关人口现象的关注和考察迅速增多。在19世纪前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少学者丰富和发展了格兰特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地区性人口资料的分析,或尝试编制人口生命表,或研究人口结婚、生育、死亡及增长的特点与趋势,构成了早期人口统计分析的基本特征。18世纪末期美国率先开始的近代人口普查,则为搜集全面的人口资料,推动人口学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客观条件。
19世纪以后,不仅调查、统计方法日益改进,获取的人口资料更加系统和完整,而且人口分析方法也有了较大进展。一方面,继早期人口统计学派之后,以比利时的L.A.凯特莱为创始人的数理统计学派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将概率论引入人口分析,肯定了大数法则在人口现象中的作用,并运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被视为反映和测度人口过程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间数量关系方法论的“人口统计学”一词,在19世纪中叶为法国的A.吉亚尔首先提出,其后又有不少学者陆续作出自己的阐释。这样,人口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发展起来。19世纪中期,人口学研究中开始流行的社会学派人口理论,也在内容和方法上丰富了人口学的研究。到19世纪末,人口学各种理论学派纷纷建立和发展,人口学方法也得到了长足进展。人口调查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日趋完善,人口统计分析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反映人口内在关系与发展规律的众多人口模型陆续被提出。
现代人口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口学方法的进展步伐大大加快了。20世纪以来,人口学方法有了许多重大进展。首先,在对以往的人口调查、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与方法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一些重要的人口应用模型和理论模型相继被提出并得到运用和推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人口学家A.J.洛特卡提出的稳定人口模型,它使人口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次,随着对发展中国家人口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日益关注,旨在补充和修正残缺及不准确人口资料的间接估算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再者,现代计算机技术在人口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人口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人口学方法的更加丰富和完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现代人口学分析方法日益走向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道路,综合比较研究逐渐占有显著地位。其基本标志是:一方面,将人口作为内生变量,对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大系统进行宏观分析和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对人口动态过程进行微观分析,已成为人口学方法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另一方面,主要由形式人口学承担的定量分析和通过实体人口学实现的定性分析的不断发展与结合体现了人口学研究的主体特征。
人口学方法在人口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人口学方法是人口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各项人口课题研究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从本质上看,人口学研究就是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数理分析与社会研究方法,来认识人口过程自身及其与诸外在因素间的客观数量关系、内在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并对未来的人口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实施相应的人口社会经济措施,促进和实现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现代人口科学研究中,人口学方法正在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人口学方法是随着人口科学的不断发展而日趋完善的。正是为适应人口学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研究的需要,人口学方法才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人口学方法的日益更新和完善也促进了人口学学科的发展。它不仅使人口学的分析、研究更加完整、深刻和准确,而且推动了人口学向更加专门化和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科学地选择、利用和发展研究方法,联系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来认识人口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是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特征,也是今后人口学发展将长期面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