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7:42:52作者:百科
[拼音]:Yanxiadu yizhi
[外文]:Site of the Yan State Lower Capital
中国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 2.5公里处,介于中易水和北易水之间。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奭于北燕,召公奭留王室辅政,以其元子就国,都于妟都,后迁于蓟,后世称之为燕上都。后又营建燕下都。下都的营建时间,争论不一,从历年来出土的铜兵器铭文和发掘出土的器物来看,它的繁荣时期当在燕昭王 (公元前311~前279)以后,公元前227年,秦在统一战争中攻陷燕下都,燕下都废弃。以后历史上均未在此建都。遗址保存较完整,年代较集中,是反映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有代表性的城址。自19世纪末起,燕下都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30年以马衡为首的燕下都考古团对老姆台进行了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进行了多次勘查和发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布局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约 8公里,南北约 4~6 公里,是战国都城遗址中最大的一座。城址分成东、西两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平面略呈东西向的凸字形,东西约 4.5公里,南北约4~6公里。四周城墙,现今地面上仍留有部分残垣。墙基宽约40米,东西两侧有古河道及城壕与中易水、北易水相通,四周河水环绕,自成一个完整的城堡,其东、北两面各发现城门一座。东城布局有一定区划,北部有东西向的隔墙一道,其中部偏东处有城门一座。隔墙、北垣的东段和东垣北段上各有突出于城垣的建筑基址一座,当属保护宫殿区的防护设施。东城北部还有与西垣外古河道相通的南、北两支古河道。古河道南支以北包括隔墙外的东部大片地区是宫殿区,有众多的大型和成组的建筑基址。古河道北支东端为蓄水池,城内南北两支古河道附近分布着众多的手工业作坊。南垣以北广阔地区是居民区。城址内西北隅有两处墓葬区。
西城平面略呈刀形,北垣中部偏东向外突出部分,习称斗城,无东垣,是东城的附属建筑,年代当晚于东城。东西 1~3.8 公里,南北 3.7~6 公里。城墙墙基宽40米左右,部分城垣保存较好,有的高达 6.8米。城垣系分段用夹板夯筑而成,夯层一般厚 8~12厘米,最厚达17~23厘米。西垣中部有城门一座。城内文化遗存较少,可能是为军事防御的需要而增建的郭城。
主要遗迹宫殿主要建筑以紧贴在隔墙中段南侧的武阳台为中心,以北 1600 米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四大夯土台基。其中以武阳台为最大,东西140米,南北约110米,高约11米。外形分上、下两层,原来的建筑物可能是分两层修建的。老姆台在北垣外,南北约110米,东西约90米,高出地面约12米。外形作四层阶梯状,但上面两层高约 5米是汉以后的建筑遗存。武阳台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是以小平台、路家台、老爷庙台三座夯土台基为主体建筑的宫殿建筑组群。城内有制作铁器、兵器、骨器、陶器、钱范、钱币等手工业作坊遗址,皆靠近古河道的南支和北支。
东城的西北隅有两个公室墓区。隔墙以北的俗称虚粮冢墓区,有13个高大的封土堆,由北向南分成 4排。虚粮冢墓区的 8号墓已发掘,但此墓曾遭到严重盗掘,从出土文物看,虚粮冢墓区应是战国晚期燕国的王陵区。隔墙和古河道以南的俗称九女台墓区,有10个封土堆,由北向南分成 3排,最南一排仅一座,在墓区的西南角。九女台墓区的16号墓已发掘,此墓曾被盗,但仍残存有仿铜的陶镬鼎2、大牢九鼎1套、大牢七鼎2套、羞鼎4;陶2套,八、四为组。鼎、之数合乎王制。九女台墓区可能是战国晚期以前的燕国王陵。1965年在东城的武阳台西南宫殿建筑组群的 (5)号地下夯土遗迹内发掘了战国晚期的第44号墓,埋有22具人骨,并随葬有较多的铁制武器和布币、刀币。
西城发现墓葬区一处,分布在辛庄头村的东、南、西三面,共 7座。其中第30号墓已发掘,曾被盗,但仍残存有大牢七鼎 2套、羞鼎3;1套。另出土有金柄铁剑及大量金、银饰件,金饰多有记重铭文。鼎、数合乎卿、上大夫礼制。辛庄头墓区可能是燕国卿、上大夫一级的墓区。
1973年发掘了燕下都南垣外约 1.5公里处的12个人头骨遗迹中的 1个(5号),共清理出人头骨 1446个。这12处人头骨遗迹可能是封积战场上阵亡士卒尸骨的“京观”遗迹。
遗物遗址中出土的铁器较其他都城为多。主要有铧、?、二齿镐、三齿镐、五齿耙、铲、锄、镰、铚等铁农具和斧、锛、凿、锯、削、锤、钻、锥铁工具。车马器、刑具和铁制的剑、矛、戟、刀、盔甲也有相当的数量。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是兵器,有剑、戈、矛、镞等,礼器较少。1973 年燕下都第23号遗址出土铜戈 108 件,其中铭文清晰的有郾王职戈30件、郾王戎人戈35件、郾王亣戈19件、郾王喜戈 9件,总计93件。出土陶器早期的以夹砂灰陶为主,晚期的以泥质灰陶为主。以云母片为羼和料的粗红陶,则是燕国最富特征的陶器。陶器常见的有鬲、红陶鬴、豆、罐、壶、盆、盂、尊及燕式鬲等。陶器上多有刻记符号、压印符号和印记陶文。印记陶文有 5种:一种为单字,可能是陶某的省略;一种为陶某,可能是陶工某的省略;一种为陶攻(工)某;一种为左宫某或右宫某;一种记某年某月,左(或右)陶尹、左(或右)陶倕某,敀某。左(或右)陶攻(工)某。这些都是官府手工业制品的标记。遗址内出土的建筑材料也异常丰富,有板瓦、筒瓦、瓦当、垂脊瓦、脊瓦、脊饰、瓦钉、陶井圈、泄水道管等。泄水道管均为圆筒状,尽端一节作成张口吐水的虎头形。瓦当皆为半圆形,以饕餮纹、卷云纹、山云纹为多,鸟、兽纹也时有出土。瓦类有大、中、小 3种,纹饰图案也各有不同,大型瓦类中的脊瓦、垂脊瓦一般附贴模制的三角形蝉翼纹和黼黻纹图案,它较当时其他列国都城宫殿建筑的同类物品更厚重和讲究。
遗址保护从1955年起,中央和省的文化主管部门以及易县人民政府曾多次发布公告,反复宣传贯彻文物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并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基层文物保护组织。1957~1962年文化部文物局、河北省文管会和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先后组织专业队伍对燕下都遗址进行了调查、勘察,完成了燕下都遗址保护范围的划定,作出标志说明,建立了资料档案,并重新建立了群众性的保护组织。1963~1982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燕下都遗址设置燕下都工作组,进一步组织培训力量对燕下都遗址进行长期的考古勘察、保护和发掘工作。1973年,为了加强燕下都遗址的保护工作,又成立了易县燕下都遗址文物保管所,负责燕下都遗址保护的日常工作。
燕下都遗址目前保存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