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均田免赋

更新时间:2023-02-03 17:20:06作者:百科

均田免赋

中国明末李自成(1606~1645)领导起义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国家赋役剥削的口号。据清初查继佐所撰《罪惟录》载,是由李自成部将李岩(?~1644)提出,“李岩教自成以虚誉来群望,伪为均田免粮之说相诱惑。”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由陕西进据山西,又以“贵贱均田”为号召。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为了缓和同农民的阶级矛盾以稳定政权,自西汉以来,历朝言改革者多以防止土地兼并、均平赋役等问题为核心,如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的“限民名田”、王莽的“王田”、西晋的“占田”、北魏的“均田”和唐代的“租庸调”等等。但是,这些“均平”思想以及所形成的有关政策法令,都不曾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皇室成员、各级官吏及地主豪绅们奢侈成风,他们更加疯狂地兼并土地和加重赋役。当时仅江南苏淞地区,十分之九的农民都是没有土地的佃农,而且租赋之重使佃农“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者”(《日知录集释·苏松二府田赋之重》)。万历年间,为解决土地欺隐及赋役不均问题,曾下令清丈田亩并实行“一条鞭法”,将徭役摊入田亩一体征银。可是不久之后,加派却越来越多,仅崇祯十五年所加派的辽、剿、练三饷,岁达二千多万两,占全年正税额的半数以上。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农民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的要求。

明末起义农民的“均田免赋”思想,完全不同于地主阶级的所谓“均平”思想。它是在此以前的历次起义农民经济思想的发展。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起义农民要求劫富济贫和争取平等生存权利所体现的“均贫富等贵贱”思想,发展成为直接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赋役的思想,表明明末大起义的农民已经认识到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并实行田租剥削,是使广大农民贫困的根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里起义农民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无论这一思想能否在紧张的武装斗争中被广泛地付诸实践,总不失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农民和小生产者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其目的只是为了维持其小农经济的地位,而不是彻底扬弃封建制度。

本文标签:均田免赋  juntianmianfu  
上一篇:跨栏跑
下一篇:苏联新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