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6:12:51作者:百科
[拼音]:Binglingsi Shiku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其地古称唐述山,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主要窟龛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 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在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地,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画。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其中下寺附近为183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 6处。据文献和洞窟发愿文记载,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宋、西夏、元、明各代,也有雕凿、妆銮、重绘等修建活动。明以后逐渐湮没。1951年被重新发现,1952年由中央文化部和西北文化部进行调查。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再次勘察。1967年以后,修建了保护洞窟的防水堤坝和石窟之间的栈道、天桥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彩图)
西秦时期窟龛共有两处,即第1龛和第169窟。第1龛为摩崖大龛,位于窟群南端的山崖上。龛前有木构建筑遗迹,龛内塑像为一佛、二菩萨,系经明代妆銮、重塑。在1964年搬迁塑像时,曾剥出被推测是西秦时期的原塑。第 169窟为西秦时期的代表窟,位于窟群的北端,是利用一个自然洞穴陆续雕凿、塑绘而成。洞窟进深19米,宽27米,高14米。窟内龛像和壁画的分布,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除西秦外,还有北魏以至隋代的作品。现存小龛24个,壁画集中于北壁和东北壁上。北壁的第6龛为平面作横长方形的摩崖小龛,内塑一佛、二菩萨,佛背光上绘伎乐飞天。龛内周壁分别绘出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勒菩萨和东方、西方等十方诸佛像。塑像画像旁侧皆有墨书榜题。在该龛左上方崖面上,有高46厘米、宽87厘米、用白粉涂出的壁面,其上墨书发愿文24行,中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的字样,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开窟纪年题记,为十六国末期石窟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标尺。第6龛外的左侧壁画有供养人行列,内有西秦高僧昙摩毗(即昙无毗)的供养像。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壁画,位于第7龛下的壁面上,绘有由一坐佛二立菩萨组成的说法图多铺,(见彩图)还有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维摩诘及侍者像以及供养人等,但部分壁画已经后世重描。从个别壁面的泥层剥落处看出,底层壁画的形象是一佛一菩萨像和“释迦文佛”题名,应是窟内最早壁画的遗存。窟内的几组石胎塑像,有单身立佛,一佛、二菩萨立像和三身立佛,袈裟质感轻薄,衣纹贴体,具有早期造像的特征。
北魏时期窟龛共33处,其中窟8、龛25,多为北魏晚期的遗存。北魏洞窟平面多作方形或长方形,窟顶为低穹窿形。窟正壁和左右壁下部凿有倒凹字形低坛基,坛基上雕出佛、菩萨等像。第126、第128、第132窟,是毗邻的形制相近的一组洞窟。正壁主尊均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萨或一交脚弥勒、二菩萨。第126窟外有北魏延昌二年(513)造像铭刻,这组洞窟有可能是统一规划开凿的。第 169窟北壁外侧最高处的一龛内,塑一身坐佛,两侧分别为一立菩萨和一金刚力士,这组塑像组合形式,炳灵寺仅此一例。龛内有北魏延昌三年的游人墨书题记,表明该龛约凿于北魏时期。北魏窟龛的造像题材还有七佛、五佛、涅槃像、思维菩萨、供养菩萨、力士、千佛等。造像风格特征鲜明,面部长而削瘦、小眼、薄唇、细颈,形体修长、多略含笑意。服饰多为褒衣博带式,袈裟下摆衣褶密集下垂。菩萨宝冠高耸,披帛或交叉于腹或交叉穿于环中。
北周、隋代洞窟遗存数量较少。北周洞窟平面作方形,窟顶为穹窿形。窟内正壁和左右壁下部凿出高坛基。造像题材为三佛,每壁一身,佛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洞窟形制与北魏洞窟较接近,但造像风格已有明显不同,佛像、菩萨像的面相渐趋方圆,服饰衣纹也趋于写实。隋代的第8窟,平面为方形,平顶。造像一铺五身,一佛、二菩萨、二弟子。此窟壁画保存较好,窟顶平棊图案,内为大莲花,四周环以伎乐飞天。左右壁上部绘供养菩萨和弟子赴会,下部为男女供养人行列。窟门两侧前壁绘维摩与文殊对坐的维摩变。
唐代窟龛现存134处,占窟龛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多数是露天的摩崖小龛,洞窟数量不多。洞窟平面作方形、圆形或马蹄形,窟顶多为平顶。窟龛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一佛、二菩萨或单身菩萨造像等不同组合。造像主尊有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唐代造像多为石雕,像下有低坛基座。石雕像加敷彩绘,用以表现肤色或衣饰的细部。此外也有石胎泥塑像。初唐造像,人物身材较长,面部丰圆适中;盛唐造像,人物体态丰满,婀娜多姿,表情丰富生动;中晚唐造像,人物腮部突起,体形过分丰腴而近于臃肿,表情比较呆板。第171窟内高达28米的倚坐弥勒佛像,为石胎泥塑,表层敷泥已剥落,经后代重修。据文献记载,此像是凉州观察使薄承祚于贞元十九年(803)建造的。窟前依山建有七重大阁。大像上部崖壁上尚存有嵌装木构件的凹孔遗迹。第3窟平面为方形,西壁凿有一龛,比较特殊的是,窟内正中地面上,凿出一四角攒尖式顶方形石塔。
宋代以后,石窟的开凿逐渐衰落。元代以后曾在一些洞窟中重绘若干密宗题材的壁画。清代初年,在民族纠纷中,炳灵寺石窟的窟龛造像几次遭到人为的破坏,此后渐次被人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