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5:48:45作者:百科
[拼音]:Qingliupai
清末光绪年间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以经世匡时为己任,屡上封事,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称。
清流派曾繁衍为前后两代。前清流多北方人,称“北派”;后清流多南方人,称“南派”。前清流形成于光绪初年,即19世纪70年代末。当时,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恣意侵略中国边疆,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内部腐败,派系斗争愈演愈烈。一部分不掌实权的言官,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上书言事,评议时政,弹劾大臣,使朝廷内外出现“台谏生风,争相搏击”的局面。参与这些活动的,主要有翰林院侍讲张之洞、张佩纶、陈宝琛,编修黄体芳、宝廷,以及御史邓承修等,其中以张之洞、张佩纶两人最为驰名。他们与军机大臣李鸿藻关系密切,李鸿藻为打击政敌军机大臣沈桂芬,并使自己在朝廷政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他们极尽笼络和操纵之能事,故时人多称李为前清流的魁首。前清流要求改革弊政、肃整纲纪和兴修水利,尤主张坚决抵抗外国侵略。在沙俄觊觎中国西北,日本侵略朝鲜、琉球以及法国侵略越南等问题上,都提出强硬主张,反对妥协。虽有好为空言、不识时务的一面,但与守旧的顽固派不同。慈禧太后对前清流暗中放任,间或利用其奏章博取广开言路的名声,达到抑制权臣,强化独裁统治的目的。
大致在1885年(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结束前后,清政府内部政争出现新的变化,前清流对慈禧太后已失去存在的意义,因而宣告瓦解。从80年代末到1894年中日战争前夕,以日本侵略朝鲜为背景,一部分坚决主张抵抗日本侵略并反对当时弊政的言官和名士,纷纷投靠户部尚书翁同龢门下,形成后清流派。其中以侍读学士文廷式、礼部侍郎志锐和“南通才子”张謇为骨干,国子监祭酒盛昱、刑部主事沈曾植以及翰林院编修王仁堪、黄绍箕、丁立钧、李文田等均为其中健将。且翁同龢为光绪帝师傅,志锐为光绪帝爱妃珍妃兄长,文廷式为珍妃师傅,因此该派属于帝党的一部分。与前清流一样,主张“厉以风节”,反对贪官污吏;敢于揭露弊政,甚至有时还直接指责慈禧太后。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力主反击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多次斥责李鸿章“避战自保”;黄海海战后,后党趋向对日本妥协时,苦谏要求抗战到底。此外,对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表示同情和支持。1888年,沈曾植、黄绍箕、盛昱曾积极赞助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1894年,康有为因刊刻《新学伪经考》获罪时,清流诸人又多方搭救。因此,后清流派主要表现为一个开明爱国的集团。当然,后清流也有好纸上谈兵的弱点。在抵抗日本期间,张謇、沈曾植、丁立钧等人对西方列强抱有过幻想,提出“联英伐倭”的主张。这些反映出该派的阶级局限性。中日甲午战争后期,随着帝党的失败,清流派人物或遭革职,或离京南下,或因其他原因销声匿迹。战后,虽仍有人作为帝党成员参加维新变法活动,但清流派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