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印度教

更新时间:2023-02-02 18:03:58作者:百科

印度教

中世纪初期流传至今的印度传统宗教,亦称新婆罗门教。教徒绝大部分居住在南亚次大陆。尼泊尔奉为国教。

历史

印度教是在婆罗门教基础上,吸收印度其他民间信仰,融合佛教、耆那教等的思想内容演化而来。4世纪时,在印度笈多王朝的大力扶持下,开始形成,中经8~9世纪商羯罗的改革,逐渐定型。该教在某些方面虽与婆罗门教不同,但基本特征和文化传统,仍然因袭婆罗门教。

中世纪印度教

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以后,婆罗门教的文化获得复兴。在笈多诸王统治时,编纂了《摩奴法典》、《耶阇纳瓦尔基耶法典》和《那罗陀法典》等,是为婆罗门教和后来印度教的基本法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也在这个时期完成。以承认吠陀为权威的正统派哲学。由于制作了大批经论,使婆罗门教的哲学开始系统化。这个时期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也颇为繁荣。同时,神学家们编写了大批经典和神话集,吸收了大量的民间信仰,融合佛教、耆那教甚至希腊宗教、罗马宗教思想的内容,崇拜“三神一体”的梵天、湿婆和毗湿奴。后由于崇拜主神的不同,又出现了各种教派,建立了寺庙等。这样婆罗门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的转化。笈多王朝以后,西南印度分裂为许多小国,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经济上由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和阿拉伯人入侵,西海岸重要商港、城市相继遭到破坏,致使国际贸易和商业急剧衰落,由此进一步加深了农村经济的闭锁和孤立。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教在很多地区趋于沉寂。到了8世纪,商羯罗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使印度教又出现了新面貌。他系统地阐述了奥义书一元论的原理,对印度的其他宗教、哲学派别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为印度教几个重要派别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南亚次大陆四个方位建立了四座寺院,作为教徒的朝拜中心,并仿照佛教的僧伽组织建立了“十名教团”,这是印度教徒有组织的开始。商羯罗的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印度教的发展。此后,印度教的一些派别开始密教化,并且和佛教的密宗相接近。密教是采用秘密仪式教派的总称,它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礼、俗仪为其特征,主要崇拜对象是女神。印度的咒术在约公元前10世纪前后形成的《阿闼婆吠陀》中就有记录,以后若干世纪中又有新的发展。笈多王朝时,在民间信仰中流行着对湿婆的妻子难近母或时母的崇拜,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后的性力派。印度教密教的出现,一般认为较佛教的密宗为晚,由于密教和密宗的溶合,促使了佛教在印度的衰微。在印度佛教末期,大乘佛教的密宗中出现了左道密教或易行乘,它对孟加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信徒有相当的影响,因而在印度教中也出现实行同样原则的易行派。

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河下游信德地区,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1526年蒙古帖木耳六世孙巴卑尔建立莫卧儿王朝。在莫卧儿穆斯林的统治下,印度教曾一度受挫,大批寺院被毁,教徒被迫改信伊斯兰教,也有大批贱民为挣脱印度教种姓制度的桎梏,主动归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诸王中有的对印度教严厉镇压,有的则采取宽容的态度。

在伊斯兰教统治下,从11世纪开始,印度教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融合;另一种是在南印度泰米尔地区出现了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虔诚派运动。11世纪前泰米尔有两个由民间诗人或僧侣组成的说唱团体,即信奉湿婆的那衍纳罗和信奉毗湿奴的阿尔瓦尔。这两个团体大力鼓吹对神的信爱,在现世或来生中可以获得解脱,他们崇拜印度教的主神及其各种化身,反对烦琐的祭祀仪式和种姓制度。这种虔信的宣传,经过两个多世纪,由南方逐渐传入北方,汇合各种教派,成为人数众多的虔诚派运动。这个运动反映了在中世纪封建统治下的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的要求和利益。虔诚派理论的奠基人是罗摩努阇。他的后继者罗摩难陀以贝纳勒斯为中心,建立了以崇拜罗摩为中心的罗摩派,以后还有查伊塔尼亚、杜尔西达斯、达度等。这些宗教领袖使用地方语言,翻译了不少梵文古典著作,写了很多热情的诗篇和通俗故事。

近代印度教

16世纪葡萄牙、法国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南亚次大陆,特别是19世纪中叶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印度的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在印度启蒙运动中,印度教中出现了很多宗教和社会改革的团体。他们批判了中世纪经院神学、教派主义、婆罗门专横、崇拜偶像和动物等现象;反对种姓制度以及寡妇殉葬、童婚、不许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等社会的旧习陋俗,要求宗教与世俗生活联系起来,为广大的同胞服务;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提倡民族的文化。在这些团体中,主要有1828年在孟加拉由罗姆·摩罕·罗易创立的梵社;1875年在孟买由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创立的圣社;1863年在加尔各答由辨喜建立的罗摩克利希那教会;1875年由俄国妇女希仑娜·勃拉夫斯基等在纽约成立,以后又在印度广设分支的神智协会等。这些印度教改革团体在印度近代社会改良和民族主义运动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现代印度教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少领袖把印度教引入政治,竭力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建立在印度教的基础之上,宣传印度教的理想就是印度民族和社会解放的理想。印度国大党领袖如铁拉克、奥罗宾多·高斯和甘地等都宣传印度教的信仰。

目前,该教在印度影响很大,据1982年统计,教徒约占人口总数82.7%。不少政党、集团都和种姓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的教派势力如印度教大会等仍在活动,而且出现了很多新的组织。印度教对印度的法制、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基本信仰

印度教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相当繁杂甚至相互矛盾。信仰印度教的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印度教没有统一的经典,也没有公认的教祖。因此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的定义。因为它是由吠陀教、婆罗门教演化而来,婆罗门教的一些基本信仰仍被保留下来,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信仰也起了相应的变化。

种姓分立

印度教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是密切不可分的。世俗生活的核心是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集团。婆罗门教法典把种姓划为四种: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贵族)、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奴隶),以及被排斥在种姓以外的旃陀罗(贱民、不可接触者)。在婆罗门教转变为印度教时期,也正是印度封建社会确立和巩固的时期。种姓制度随着封建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变化而有了重要的变化。7世纪,中国高僧玄奘和义净在印度已看到四种姓的变化,当时吠舍已成为“逐利远近”的商人,首陀罗已变为“勤身稼穑”的农民。在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后,种姓分化更为复杂、急剧。据1901年统计,印度种姓有45个大的类别和几百个等级。至70年代骤增至4000个亚种姓,每个村平均有10个以上的亚种姓,贱民约有1亿多人,分成600个等级。婆罗门原被称为“地上的神”,在古代和中世纪主持监督各种祭祀,垄断文化知识;在近代,他们的地位已受到挑战。目前婆罗门种姓中除了一部分人担任祭司外,其余都从事文教事业或经商,在北印度更是如此。在城市各种姓之间,特别是受过教育的种姓之间相互交往和通婚已很普遍,印度的大家族制度正在趋向崩溃。但是种姓分立及其相应的陋俗在农村、山区和边远地区中仍然很流行。

业报轮回及其解脱

业报轮回思想在梵书、奥义书中已经提出,被婆罗门教视作根本的信仰,印度教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印度教宣称:每一种生命的物类(有情)包括人在内都有灵魂,灵魂附着一种不可见的业力,业力是由有情的行为性质所引起的,当有情的躯体死后,这个有情的灵魂还可以在另一个躯体中复活,在复活过程中附着灵魂的业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人来说,一个人转世的形态取决于他本人在世时的行为:行善者成善,行恶者成恶;有什么种子,便有什么收获。该教还认为,这种轮回无始无终、周而复始,要经过一系列生死和苦难的循环过程,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修行,才能打破它的锁链,从而获得解脱。印度教的各派除了性力派以外都接受业报轮回的思想。

解脱的方法和道路,一般认为有三种:

(1)行为的道路(业道)。严格奉行印度教的“法”(行为或道德伦理的规范),遵循种姓义务,严守戒律,例行祭祀,从而达到解脱;

(2)知识的道路。通过一定的学习、修持、苦行、禅定等,使个体灵魂(我)亲证最高的存在(梵或神),与梵合一,从而获得至上的福乐或解脱;

(3)虔信的道路。即对神的信爱、归依,获得恩宠,从而达到解脱。印度教各派和各个种姓对上述三种道路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在修持中也有所侧重。

承认吠陀的权威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和历史文献的总汇,是对神的赞歌和祷告的文集,称为“天启的经典”。根据吠陀,后世作了无数的经论,婆罗门在学习和研究吠陀中还建立了吠陀辅助学(明论支节录),即从诗韵、语法、字源、天文学等方面解释吠陀的专门学科。在吠陀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再演变为印度教的过程中,吠陀一直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根本经典。在名义上为印度教大多数派别所信奉。印度教的古典哲学──“六派哲学”就是以承认吠陀的权威为根据的。但是各个时代和各个派别对吠陀都有不同的解释和发挥,有些解释则显然与吠陀的原意相悖。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中的一些改良派公开否认和拒绝吠陀权威,但其主张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吠陀的影响。在近代印度教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很多思想家托古改制,提出了“回到吠陀去”的口号。

实质是一神论的多神崇拜

从表面上看,印度教是多神崇拜,在印度教的万神殿中,有着众多的神祇。一个印度教徒除了崇拜所属的家神、村神和职业保护神外,还要崇拜自己特定的神或主神(本尊),如湿婆派信徒崇拜湿婆,毗湿奴派信徒崇拜毗湿奴等,但在印度教看来,这些神的背后还有一个最高实在者──梵。梵既不具有任何属性,也不表现为任何形式;它超越于一切时空,也不为因果所限,梵是万物的原因和根本;人们的灵魂为了求得解脱而要亲证梵。因此,毗湿奴、湿婆和梵天诸神才作为梵的具体形态而显现。往世书等经典在发挥这个思想时进一步阐述了三神一体说,宣称梵天、毗湿奴、湿婆是最高存在的三个不同方面,是最高存在在创造宇宙过程中所起的三种不同作用或力量。不仅三个主神是最高存在或梵的显现,其他主神也是梵的高低不同阶段的各种表现。因此,印度教的多神崇拜并非排斥一神崇拜,多神论实质上是一神论。

纵欲主义与苦行主义并行

印度教有显、密两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着轮座、对性力女神“五 M”的祭仪等。另外,在民间信仰中,还流行宰杀动物甚至活人等作为祭祀的牺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严格实行素食主义,提倡梵行(清净的行为),特别是信守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不害被奥义书列为再生族断灭轮回五种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世书》还将其作为一种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继承了这种思想,不害是构成他的非暴力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神祇

印度教号称自天上七国到地上七界共有神灵3.3 亿。但崇拜的主要对象是“三位一体”的梵天、毗湿奴、湿婆及其无数的化身、配偶、子神和守护神;其次是人格化的自然神(太阳神、月神、暴风神、地母神等)、动植物(牝牛、神猿、龙蛇、菩提树、莲花等)以及木石和男女性器官等;此外,还有被神化了的祖先和英雄的精灵,阿修罗、夜叉和罗刹等恶灵、恶魔。

梵天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往世书中被称为世界的创造者。据说他有四头四手,曾创造娑罗室伐底(辩才天女)为妻;娑罗室伐底在神话中是智慧、文艺和科学的保护神,手持乐器、贝叶书、念珠和莲花,常骑天鹅或孔雀。印度教认为,梵天创造世界之后已经尽了他的天职;他将自己的女儿作妻,是犯了逆伦的大罪,因此对梵天不很重视,目前只有在普希伽尔有一所崇拜供奉梵天的神庙,但对娑罗室伐底的崇拜则很流行。

毗湿奴

印度教徒最崇拜的主神。被认为是宇宙的维持者──一种介于创造和破坏之间的力量。据往世书描绘:他有四只手,分握轮宝(象征圆周的无限时间)、弓箭、法螺(象征无所不在的虚空的声音)、莲花和仙仗(象征摧毁一切仇敌的力量),骑着金翅大鹏鸟或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生出一朵莲花,上坐梵天。毗湿奴有1000个称号,其中重要的有史诗中描绘的英雄黑天、印度古代萨特瓦特族的圣人瓦苏提婆、那罗衍那。佛教称为遍入天,意为无所不在或高于一切的神。毗湿奴的化身很多,神话中描写他为了拯救诸神和世人曾多次化为鱼、龟、野猪、人狮、倭人、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伽尔基等十种主要形象。

图  毗湿奴石刻(福建泉州出土) 湿婆

印度教认为是世界的破坏者和重建者。他能不时以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名称显现自己,在神话中表现为四个形象:

(1)极为恐怖的破坏神。传说他颈挂髑髅,经常住在墓地,游荡于鬼灵之间,管理死者的“时限”,被称为鬼灵之主。据说他在与魔鬼搏斗时,曾把乳海中的毒药吞下,颈部被烧青,故又称“青颈”;

(2)印度教认为毁灭与再生互为因果,因此湿婆又是再生之主,以男性外生殖器(林伽)代表其形象,故湿婆派流行对林伽的崇拜;

(3)“伟大的苦行者”。神话中描绘他赤身裸体,三眼四手,头盘发辫,额绘一弯新月,颈挂髑髅,手持三股钗。据说恒河下凡时先落到他的头上,再流到大地,因此,又被称为恒河的保持者;

(4)“踊主”。传说湿婆善舞,是印度刚柔两种舞蹈的创立者,他跳舞就象征世界的毁灭。据神话传说,湿婆有一妻两子。其妻常表现为不同形状,因而有不同的名称:帕尔瓦蒂(雪山女神)、杜尔伽(难近母)、伽里(时母)、沙克蒂(性力女神)、乌玛、提维等。(见彩图)

图 福建泉州北宋时期印度教徒性器官崇拜遗迹

雪山女神、难近母、时母是湿婆派教徒崇拜的女神,在南印度崇拜尤甚。这些女神后被佛教密宗所吸收,随着密宗传入中国西藏等地区,也为藏传佛教所崇拜;藏传佛教寺庙中到处可见这种神像。北京雍和宫中也有难近母、时母等塑像。

神话中湿婆的两个儿子是伽涅沙(象头神、欢喜天)和伽蒂法耶(韦驮天)。伽涅沙是湿婆和雪山女神所生之子。往世书把他描写为象头人身,长鼻四手,背驮一只老鼠,颈挂念珠。象头神的崇拜在东南亚很流行,对中国藏传佛教也有影响。敦煌的绘画中有象头神画幅。神话中的伽蒂法耶是七臂军神。

教派

印度教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主神崇拜、师承门户的不同;对某些经典的侧重和哲学观点的歧异;种姓的分立;僧侣和俗人修行生活的差别;公开和秘密仪式的不同以及地区隔阻等因素,形成了很多教派和学派,从而又蔓生了众多的分支。但基本的教派是毗湿奴派、湿婆派和从湿婆派中分出来的性力派。这三个教派从中世纪至今一直占主导地位,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较大。

毗湿奴派

主要崇拜毗湿奴和他的配偶吉祥天女以及他的种种化身。该派的修行方法强调对神的诚信,归依多于知识的证悟,大都实行素食、苦行等禁欲主义规戒。祭祀一般在寺庙中举行,反对用动物作牺牲。目前流行于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区,特别是北方邦、旁遮普、拉贾斯坦、古甲拉特和马哈拉斯特等地区。

该派约形成于11~12世纪之间。创始人和理论奠基者是罗摩努阇。他提出制限一元论的学说,强调对神的热诚信爱和绝对的归依,以获得神宠;个体灵魂与神的结合是一种主要的解脱途径。他在号召人们归依神时,打破种姓藩篱和对妇女的歧视。此外,他还要求信徒过清净的修行生活(净食、离欲、不怯、不害等)和严格执行祭祀的规定。他的活动和影响主要是在南印度。他的继承人罗摩难陀进一步发挥了他的虔信主义,并建立了罗摩派。他认为人若对至高的神罗摩表示信爱并默念罗摩之名,沐浴于神恩之中,就可获得解脱。他用地方语言在下层群众中传教,竭力反对偶像崇拜和种姓歧视。他把罗摩努阇的信仰向北方的广大地区传播。

16世纪,孟加拉的查伊泰尼耶提倡对黑天和罗陀的崇拜,建立了黑天派。查伊泰尼耶认为,牧童黑天对罗陀的爱象征着人的灵魂对神的热爱;对神的归依不需要烦琐的祭祀,只要赞唱黑天-罗陀的颂歌,就可以获得神的恩宠。因此,该派在赞唱时常常举旗呐喊,敲锣打鼓,吸引群众参加他们的游行。在黑天派的影响下,奥利萨又出现了扎格纳特派(世主派),这个黑天的异名派别,是一个极端虔诚的教派。

瓦拉巴(筏逻婆)在北印度建立的摩诃罗阇派(大王派),进一步发展了对黑天--罗陀的崇拜,宣传对神的信爱可以获得神的恩宠,使解脱的灵魂进入天界。该派认为宗教中的导师是黑天或神在地上的代表,因此要对导师实行崇拜。其末流所趋与密教的仪式相结合,被称为毗湿奴派中的入世派,这个派别在印度很多地区都有寺院,迄今还有影响。

湿婆派

以崇拜主神湿婆大神而得名。汉译佛教经典常称之为“涂灰外道”、“髑髅外道”、“大自在天外道”。商羯罗被认为是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有些学者认为湿婆派源于公元前后的兽主派。兽主派的经典《兽主经》大概是1世纪时的作品,中国史籍也有所记载。

该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分支。较有影响的是:

(1)克什米尔的湿婆派。9世纪中叶流行于克什米尔,遵奉64种经典。该派认为,湿婆通过一种神秘主义的力量──性力(精神力、欢喜力、欲求力、活动力),而显现为个体的灵魂和杂多的现象世界。认为现实世界不是那么虚妄的,个体灵魂要经过若干次的“再认识”,才与湿婆合一,获得解脱。

(2)林伽派。又名勇者湿婆派。因信徒佩带林伽而得名。该派约在佛教和耆那教衰落以后才开始兴盛。传说创始人是12世纪的巴沙瓦。林伽派否认吠陀的权威和业报轮回的学说,反对偶像崇拜,否定种姓制度及歧视妇女的习俗。但严格遵从净法所规定的四行期及其他家庭仪礼。教徒在举行入门式时要跟从一个导师(詹伽玛),因此形成师徒相承的传统。目前是南印度最有影响的派别。

(3)圣典派。因赞诵湿婆派的经典而得名。可分为梵语圣典和泰米语圣典两支。前者崇奉28种梵语经典,后者崇拜湿婆派中传承的63位圣人和他们所作的经典、赞歌。圣典派着重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宣称宇宙有3种基本的存在,即神(湿婆)、个体灵魂和物质。物质世界展现为36种现象或范畴,是一种虚幻的显现。但由于人的无明,受到物质或业的系缚,陷入轮回之劫;只有摆脱无明,消除业障,获得湿婆的恩宠,与有无限知识和活力的湿婆合一,才可解脱。目前该派盛行于泰米尔地区,马德拉斯和克什米尔也有少数信徒。

性力派

从湿婆派分化出来的一个派别,以崇拜性力女神为其特点。对女神的崇拜,印度民间早已有之,印度教摄取民间信仰后,这种崇拜更加突出。主要崇拜湿婆的配偶难近母、毗湿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梵天的配偶辩才天女和黑天的配偶罗陀等。

性力派有两个分支:左道派和右道派。前者在波罗王朝(约750~1195)时极为盛行。采用秘密仪式,主要的仪礼有供奉酒、肉、鱼、谷物甚至人身等作祭品,轮座(按照宗教规定,男女杂交)、瑜伽(通过精神的集中证悟神)和巫咒等。但他们不信业报轮回,反对种姓隔离和歧视妇女。其著名道场是加尔各答的时母寺和雅鲁藏布江上游的伽玛吉耶寺。右道派是13世纪从左道派中分裂出来的,其祭祀和仪式公开,遵从吠陀的仪轨,祭祀一般在寺庙中举行,用花卉和米粉等作为供品,信徒较多。目前流行于孟加拉、奥利萨、阿萨姆和尼泊尔,在南印度的喀拉拉邦也有部分信徒。

伽比尔派

中世纪印度虔诚派运动中出现的改良派别之一。创始人伽比尔做过纺织工,晚年从事印度教的改革和宣传工作。伽比尔在罗摩努阇制限一元论的基础上摄取伊斯兰教苏非派一神论的因素,宣称宇宙最高的实在或神既可称为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也可称为安拉或其他;通过对神的诚信与神结合可以获得拯救。他反对偶像崇拜、种姓分立和歧视妇女,号召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该派在民间有相当影响。

梵社

近代印度教改革运动中首先出现的改革团体。创始人罗姆·摩罕·罗易在奥义书一神论的基础上,汲取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思想因素,提出崇拜唯一的、理性的实体──梵,并废弃一切烦琐的祭祀仪式;反对种姓制度、偶像崇拜、歧视妇女、敌视异教等,提倡现代教育和西方科学技术。以后又在罗易继任者德宾特拉纳特·泰戈尔的指导下,提出了一套更为彻底的宗教改革纲领。1866年,喀沙布·钱德拉·孙综合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中国儒家学说等内容,创立了“新天道”,在“为神的服务即为人的服务”口号下,开展社会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但是他亲英的政治态度和不遵守梵社关于种姓通婚的原则,遭到一些青年激进派的反对。1870年,反对派另立了公共梵社。

圣社

印度教改革团体之一。1875年,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在孟买创立。他在“回到吠陀去”的口号下,托古改制,对印度教进行改革,并批判了基督教的文化侵略。他主张宗教要为贫弱的同胞服务,促进全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幸福。圣社在印度资产阶级社会改良和民族主义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近30年来,正在国际范围内发展,设有国际雅利安联盟,亚洲、非洲、南北美洲都有其分支。目前国内外社员众多,拥有15所大学和几百所中小学及为下层种姓子弟办的学校。

罗摩克里希那教会

目前印度教中最有影响的宗教和社会改革团体。哲学家辨喜于1897年在加尔各答创立。辨喜追随其师罗摩克里希那所提倡的“人类宗教”,并以吠檀多一元论的学说作了系统的论证。他对印度教中的种种黑暗现象和社会陋俗进行了批判,并号召印度人民要以“抗恶”的精神粉碎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所带来的精神枷锁。罗摩克里希那教会在“宗教要为贫苦人民服务”和“同胞──这就是首先崇拜的神”的口号下,积极进行社会改革和教育文化工作。该会在国内拥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发行各种书刊。在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的很多地区都有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的分支或吠檀多主义研究中心。

祭祀

在印度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徒的一生无不在行祭之中。但在宗教上的地位和作用,已不象婆罗门教时期那样至上和“万能”了。

祭祀方式大致分为家庭和公共两个方面,前者在家庭中举行。再生族的教徒每天必须实行“五大祭”:

(1)梵天祭。朝夕供奉梵天,诵读吠陀经文;

(2)诸神祭。在昼食前将一些食物投入圣火中,实行火祭;

(3)生灵祭。向一切生灵施食,撒散米谷,表示慈爱;

(4)祖灵祭。用水浇灌禁忌的物类,祈求护佑;

(5)人间祭。供养婆罗门或款待宾客。除上述日常祭祀外,对教徒毕生的重要行事也要举行各种仪礼,传统的仪礼有12种,即受胎、成男、分发、出生、命名、出游、哺养、结发、剃发、入法、归家、结婚(见婆罗门教);但其内容和古代已有很大差别。目前较受重视的礼仪有结发、剃发、入法和结婚等。

公共祭祀一般在寺庙或工作场所举行。印度教的寺庙遍布各地,各派庙宇安置各自崇拜的神像;除每天有日常的行事外,每逢节日,祭司颂声不断,教徒纵情歌舞。神像出巡时,锣鼓喧天,倾城列队参加(这是教徒的义务)。庙宇中一般都供养人数不等的祭司和一般神职人员。庙宇或道场的周围还聚集着大批圣徒、苦行僧、游方僧、星相家、占卜者、相面手、巫师和舞姬等。庙宇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处所,而且是政治、文化和商业活动中心。(见彩图)

图 印度教神庙

节日

印度教有几个为所有教派共同承认的节日,也有一些节日只是为某个地区、某个教派或某个寺庙所奉行。

春节

亦称洒红节。印度最大的节日,在公历2~3月间的满月日举行。祭祀的意义各个地区有所不同:在西印度,是农民庆祝五谷丰收;在马特拉,是纪念战死的英雄;在孟加拉,是崇拜黑天的活动。届时教徒们唱歌跳舞,互撒红水,表示庆祝。

新年

印度新年的开始,在公历10月中。传说是毗湿奴为了怀念吉祥天女而赐与吠舍种姓的节日。俗称商人躲债节。在节日期间要穿上新装,亲友间相互问候,馈赠礼物,还要燃放爆竹,以示弃旧迎新。

难近母节

亦称九夜节。纪念难近母战胜牛魔的节日。在古代,常是王公出征邻国的吉祥日子。祭祀的方式各地不一。有的男女信徒均可参加,有的只允许妇女参与。前8日在家庭或公共场合举行一些简单的仪式,选择一个处女作为崇拜的对象,或者在第5日选择9个处女集合一起崇拜。第9日,下层种姓要宰水牛,供奉难近母。

双十节

公历每年5~6月间在恒河中沐浴,认为可以免除秽语、谎言、诽谤、骚语、盗窃暗害、盲从、贪欲、恶念、愚妄等十大罪恶。

乘车节

公历6~7月间在东印度奥利萨邦的普里城扎格纳特寺举行活动。届时,从普里抬出扎格纳特的神像,放在高达数米的车上,绕城数匝,在离宫安置14天,供人崇拜,以后再送回原寺。毗湿奴派教徒认为朝拜扎格纳特可以免除轮回之劫,过去有些狂热的信徒常投身于车轮之下,让车轮活活压死,以示虔诚。

图 恒河沐浴

与中国的关系

根据最近中国考古发现并参证历史文献,可以推断印度教及其前身婆罗门教传入中国大概有四条路线:

(1)由印度科罗曼德耳海岸,经马六甲海峡、马来群岛到泉州、广州等海港;

(2)由印度阿萨姆通过缅甸进入云南及西南各地;

(3)丝绸之路,即经克什米尔、葱岭,沿天山南北两路,至阳关和玉门关;

(4)由印度经过尼泊尔,越喜马拉雅山进入西藏的古道,这也是印度佛教直接传入西藏的路线。

根据《唐大和尚东征记》所载,在唐代,广州就已有印度教寺庙。而泉州的印度教寺庙则可能在北宋时建立。在泉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见到大量的石制林伽,还有印度教主要神祇的石刻造像,雕像,如毗湿奴、湿婆、黑天、婆婆娣、吉祥天女、诃奴曼、迦楼那、人狮等。另外,有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往世书神话中的浮雕,泰米尔语的铭文和菱形的石柱等。在新疆克孜尔和敦煌石窟可以见到印度教神话的壁画、神像等。可见印度教的几个主要教派都在中国有所传播。

图  福建泉州印度教遗址

在汉文、藏文的大藏经中,特别是密教部分保存着大量有关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史料。中国古代僧人、旅行家和使节去南亚、东南亚地区访问后所作的大量记录以及一些在印度已经失传,但在中国仍有译本保存的印度教经典和哲学著作,如自在黑的《金七十论》(真谛译)、慧月的《胜宗十句义论》(玄奘译)等,均可了解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7 世纪,玄奘曾应东印度王尸鸠摩之请,将《道德经》译成梵语,在印度传播。中国的道教与印度教的密教有过交流的历史。印度密教经典《度母秘义经》、《摩诃支那功修法》、《风神咒坦多罗》、《须弥山坦多罗》等皆称密教修行法之一的“支那功”是向中国学习的。传说印度密教著名大师殊胜为了学习“支那功”而到中国。据泰米尔文密教文献,南印度密教的18位“成就者”(修行完成了的人)中有两位来自中国。他们的泰米尔语名字分别为博迦尔和普里巴尼。约在公元 3世纪在印度伽耶等地传播道教医学和古化学,写过禁咒、医术和炼丹术的著作,在印度化学史和密教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道教和密教在修行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颇多相同之处,如密教认为,世界是由男女和合而产生,道教也有阴阳抱合之说;道教和密教都重视精神和肉体的修炼,密教的修行法中有双身,道教则有合气之术;两者都从事内丹、外丹的修炼,道教认为是长命术,密教则认为是保持肉体的不朽之术。

印度教的瑜伽术大约在4世纪传入中国汉族地区,与佛教、道教的医学、武术以及民间的气功术都有过关系。传入藏族地区与本教和藏传佛教的某些修炼术结合后,又形成了一套藏密的瑜伽体系。中国佛教禅宗提出的修上乘禅,天台宗建立修行的六妙法门和净土宗所主张的念佛三昧,都受到印度瑜伽的影响。中国史籍中记录的健身术与印度瑜伽术有关的,有南北朝时流行的《易筋经》,唐代的天竺按摩法与宋代的婆罗门导引法。

在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婆罗门在执行祭祀,解释吠陀时建立和发展了很多被称为祭祀学的辅助学科,如天文学、语文学、音韵学、逻辑学(因明)、医学(医方明、寿论)、工艺学(工巧明)、数学(祭坛学)等。这些实用的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并和中国文化相交流。例如瞿昙悉达在 718年译出印度的历书“九执历”,并且编了一部《开元占经》。在隋唐时译出过多种算经、算法和《婆罗门诸仙药方》等。在语言文学方面,西藏译过梵语文法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波弥尼经》和史诗《罗摩衍那》(节本)。汉译《杂宝藏经》卷一之“十奢王缘” (吉迦夜和昙曜于427年译出)和《六度集经》第四十六之“未名王生经” (康僧会于251年译出)是《罗摩衍那》较早的传说形式。

参考文章

  • 支配灵魂的鬼魂说、招魂说、埃德加·凯斯的通灵感应说和印度教的主要哲学宗教
  • 印度教克利须那派的来龙去脉?哲学宗教
本文标签:印度教  Yindujiao  
上一篇:鲁萨菲,M.
下一篇: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