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5:23:15作者:百科
[拼音]:Kelimu Zhanzheng
[外文]:Crimean War
亦称东方战争。旧译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与俄国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主要是在俄国的克里木半岛进行,故名。
起因自18世纪下半叶起,俄国在近东势力急速发展,力图攻占或与列强瓜分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控制黑海海峡,实现俄国南出地中海的宿愿。这就与在近东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发生冲突。英国不能容忍俄国在近东树立霸权,因为这会影响它与印度陆路交通的安全。法国自拿破仑三世称帝以后,亦力图进一步扩大在近东的势力,并通过对外战争来巩固其国内统治。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所谓“圣地”问题就是法国支持的天主教僧侣与以俄国为靠山的东正教僧侣争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管辖权。1853年2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反对土耳其将伯利恒教堂交天主教僧侣掌管,要求土耳其苏丹与沙皇签署专约,承认沙皇有权保护所有在苏丹统治下的信奉东正教的臣民。5月,土耳其在英国大使的怂恿下,拒绝与沙皇缔约。俄国遂同土耳其断绝外交关系,并于7月3日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居民权利为由,占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10月4日,土在英、法支持下对俄宣战。
经过1853年11月,俄舰队在锡诺普歼灭土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驶入黑海,并于3月27~28日先后对俄宣战。撒丁王国也与法缔盟,于1855年1月参战。欧洲另外两个大国奥地利和普鲁士虽?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6724.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粗苯硬握剑捕远砉扇〉卸蕴取?854年4月20日,奥、普在柏林缔结了反对俄国的同盟条约,奥地利陈兵边境,迫使俄国撤出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1854年9月,联军在克里木的耶夫帕托里亚登陆,随即南攻俄国黑海舰队根据地塞瓦斯托波尔港口。中经 9月20日阿尔马河之战,联军包围塞港。俄国守军凿沉舰只堵塞港口以防来自海上的进攻。俄援军先后发动巴拉克拉瓦之役(10月25日)和英克曼之役(11月5日),企图解塞港之围未果(见彩图)。联军屯兵城下过冬,翌年春恢复军事行动。6月,联军进攻塞港未下。8月,俄军发动切尔纳亚河之战,作了最后一次解围努力,未获成功。9月8日,联军猛攻塞港,法军攻下关键地区马拉霍夫要塞。3天后,塞港陷落,俄国败局已定。1855年10月中旬,奥地利向俄国提出通牒,要求俄国向英、法议和,如拒绝接受,奥将参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同意在奥国提出的 5项条件基础上议和。1856年2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交战国和有关国家在巴黎举行和会,并于 3月30日签订《《巴黎和约》(1856)》。
影响克里木战争为时两年多,俄军死亡30万人、法军死亡10万人、英军死亡 6万人。战后,俄国的国际地位大为低落,西进之路受阻,于是它把侵略矛头转向中亚和远东,削弱了它对普鲁士的影响。克里木战争也是俄、奥关系的分水岭,两国由战前的相互勾结转为战后相互对立。俄、奥交恶一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政局、特别是巴尔干政局动乱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