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越南抗法战争

更新时间:2023-02-03 14:55:52作者:百科

越南抗法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恢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1945年8月日本投降,越南人民举行总起义。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根据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英军和中国军队分别进驻北纬16度线南、北接受日军投降。法国为恢复其殖民统治,在英军庇护下派遣远征军重返印度支那。23日,法军在西贡武装挑衅,南方人民奋起抵抗,揭开战争序幕。1946年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号召全国抗战,战争全面爆发。战争初期,法军投入10万人兵力,自1950年起得到美国大量援助,1954年春,兵力增至48万人(含傀儡军33.4万人)。越南采取长期抗战的方针,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军队总数从 8万人发展到33万人。战争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6.12~1947.12)

法军采取速战速决方针,从河内、海防等城市向周围地区进攻,逐步控制红河三角洲地区;同时在岘港登陆,进攻广治、顺化,完成对南、北方的分割。越军以部分兵力实施阵地防御,主力撤往农村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9月,法军进攻越西北地区,占和平、山西、义路后,沿铁路进占老街,切断越北山区与平原地区的联系。10月7日,法军发动冬季攻势,企图歼越军主力于越北山区。越军以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法,于12月23日粉碎法军进攻,取得越北战役的胜利。

相持阶段(1947.12~1950.12)

法军改取“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方针,对占领区进行“绥靖”,对解放区加紧蚕食和扫荡。1949年,扶持前皇帝保大建立“越南国”,组建傀儡军对越军作战。越军以营、连为单位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发展正规军、地方军、民兵游击队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并组建机动部队实施运动战。1950年秋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力支持下,对中越边界地区首次发动进攻战役,歼灭大量法军,解放高平、谅山等城市,使解放区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扭转了战局。

反攻阶段 (1950.12~1954.7)

为控制北部战场主动权,越军大力开展运动战,先后发起中游、和平、西北等局部性反攻战役,并协同老挝巴特寮解放军取得上寮战役的胜利。在其他战场上,游击战出现蓬勃发展新局面。1953年秋,法军在美国支持下推行“纳瓦尔计划”,企图在18个月内消灭越军主力。11月20日,法军使用空降兵攻占越西北重镇奠边府。1953~1954年冬春,越军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并配合老挝巴特寮和柬埔寨统一阵线解放军,解放中、下寮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1954年3月13日,对驻守奠边府的法军发起进攻,经55天激战,于5月7日攻占法军指挥部,生俘守军司令C.de卡斯特里准将,共歼法军1.6万余人(俘1.5万余人)。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对于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做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决议,具有决定性意义。

越南抗法战争是一场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配合,由游击战发展到运动战并辅以部分攻坚战的人民战争。扫荡和反扫荡是敌后战场的主要斗争形式。战争期间,越南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巨大支援和老挝、柬埔寨人民的密切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有力声援下,歼灭法军14万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本文标签:越南抗法战争  
上一篇:晋察冀画报
下一篇:人-机系统